[实用新型]吸盘式标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301.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史贵孟;陈志源;王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源 |
主分类号: | G09F7/12 | 分类号: | G09F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盘 标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示牌,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盘式标示牌。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变电站设备的增多,变电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力度的加大,变电站的电气设备结构、外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某些设备外壳上没有突出的部位可供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在此工作标示牌作为电力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重要举措,是安全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变电站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检修现场而言,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是达到警示作用,防止现场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人身伤害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的在此工作标示牌是绳索悬挂式、塑钩悬挂式,此种结构的在此工作标示牌能易在开关柜及设备外壳平面上悬挂,即使在开关柜及设备外壳平面上悬挂的在此工作标示牌,也容易被碰掉或因设备振动而掉落失去警示作用。而放在地面上的在此工作标示牌,也无法固定,易被工作人员不小心踢开,容易造成现场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人身伤害,埋下安全隐患,为了达到检修现场安全警示目的,防止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人身伤害,确保人身安全。必须采用吸盘式标示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盘式标示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止悬挂后容易被碰掉或因设备振动而掉落及放置后被工作人员不小心踢开失去警示的吸盘式标示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吸盘式标示牌,包括:吸盘式标示牌本体、吸盘、固定孔、吸盘柱,所述吸盘与吸盘柱一体;所述吸盘柱插设在固定孔内与吸盘式标示牌本体固定;所述吸盘柱外端设置有固定孔堵头;所述吸盘是橡胶吸盘;所述吸盘式标示牌本体为250mm× 250mm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式标示牌不仅结构简单、固定灵活、布置安全措施时使捷迅速,为检修工作的开展节省了时间。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吸附可靠牢固,不易脱落及踢开,达到检修现场安全警示作用。防止了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人身伤害,确保人身安全。保障了在此工作标示牌在工作现场的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盘式标示牌,它包括吸盘式标示牌本体1、吸盘2、固定孔3、吸盘柱4、白圆圈黑字警示语5、衬底6为绿色。
吸盘2与吸盘柱4为一体,吸盘柱4插设在固定孔3内与吸盘式标示牌本体1固定,吸盘柱4外端设置有固定孔堵头保证可靠固定,以保证吸盘2与吸盘式标示牌本体1的连接可靠性,吸盘2是橡胶吸盘。衬底6为绿色印刷在吸盘式标示牌本体1表面,白圆圈黑字警示语5为直径200mm白圆圈和在此工作黑字警示语印刷在衬底6为绿色表面,吸盘式标示牌本体1是长度为250mm、宽度为250mm厚度为2.5mm的正方形板体,吸盘2是直径为40mm的橡胶吸盘,用于保证吸盘与被附吸物之间的吸附可靠牢固性。
使用时,在变电站室内,可以通过吸盘的灵活将该吸盘式标示牌吸附在变电站室内的开关柜、设备外壳平面及装置的玻璃柜门和地面上。该吸盘式标示牌不仅结构简单、固定灵活、布置安全措施时使捷迅速,为检修工作的开展节省了时间。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吸附可靠牢固,不易脱落及踢开,达到检修现场安全警示作用。防止了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人身伤害,确保人身安全。保障了在此工作标示牌在工作现场的警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源,未经陈志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