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836.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乔华山;李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猴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006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磁 防蜡降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属于原油开采及管道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油田生产的原油大多数含蜡量较高。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份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随之不断下降,原油中的蜡便以结晶体析出、聚集并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即出现结蜡现象。油井及输送管道结蜡后使油管的油流通道变小,流动阻力增加,不仅直接影响到抽油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也影响到输油的效率。因此,防蜡和清蜡是含蜡油井生产管理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
电磁防蜡降粘器以其设备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无污染、成本低,能有效提高原油在输油管中的流动性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原油的开采及输送的生产中。但是,目前应用的电磁防蜡降粘器需要连接供电电源(电控箱),通过电缆线与电磁发生装置连接。由于该设备安装在野外,设备故障较高,而一旦发生故障,电磁防蜡就没有效果,而且用电能耗及安全隐患都较大,运行成本及管理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低压供电的电磁防蜡降粘器,克服由于设备安装在野外,故障较高,而一旦发生故障,电磁防蜡就没有效果,用电能耗及安全隐患都较大,运行成本及管理要求较高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发生装置,所述的磁发生装置包括内管,内管外绕有线圈,内管外还设有稀土强磁磁铁,稀土强磁磁铁与线圈之间由绝缘胶木环相隔,内管、线圈、稀土强磁磁铁、绝缘胶木环设于外壳内,线圈与快速电缆接头连接,快速电缆接头连接电缆,电缆连接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管包括空心管以及设于空心管外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的线圈分段绕固在空心管的外周上,线圈、绝缘胶木环、稀土强磁磁铁均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每段线圈之间、最左侧一段线圈与左端板之间以及最右侧一段线圈与右端板之间皆设有稀土强磁磁铁。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与内管的左端板和右端板、线圈、稀土强磁磁铁以及绝缘胶木环所围成的空间内充填有防水绝缘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线圈共有2段,分别为左分线圈和右分线圈,左分线圈和右分线圈的长度和缠绕层数皆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管的两端露出外壳外且露出部分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管的两端皆设有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管与线圈之间设有线圈内绝缘管,线圈的外侧设有线圈外层绝缘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具有用电安全、无能耗、在电故障时仍能工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法兰;2-内管;201-空心管;202-左端板;203-右端板;3-外壳;4-稀土强磁磁铁;5-分段线圈;501-左分线圈;502-左分线圈;6-线圈外层绝缘纸;7-绝缘胶木环;8-线圈内绝缘管;9-防水绝缘材料;10-快速电缆接头;11-电缆;12-太阳能电池;13-固定铆钉;14-电磁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太阳能电磁防蜡降粘器,由电磁发生装置14、电缆11、快速电缆接头10和太阳能电池12组成。所述的磁发生装置14包括内管2,线圈5周向有序地、分段绕固在内管2外,内管2外还设有稀土强磁磁铁4,稀土强磁磁铁4与线圈5之间由绝缘胶木环7相隔,内管2、线圈5、稀土强磁磁铁4、绝缘胶木环7设于外壳3内,线圈5与快速电缆接头10连接,快速电缆接头10连接电缆11,电缆11连接太阳能电池12。
所述的内管2包括空心管201以及分别焊接在空心管201外的左端板202和右端板203,左端板201距离空心管203左端以及右端板202距离空心管203右端皆有一定的距离且距离相等。所述的线圈5分2段绕固在空心管201的外周上,分别为左分线圈501和右分线圈502,左分线圈501和右分线圈502的长度和缠绕层数皆相等,线圈5、绝缘胶木环7、稀土强磁磁铁4均在左端板202和右端板203之间,左分线圈501和右分线圈502之间、左分线圈501与左端板202之间以及右分线圈502与右端板203之间皆设有稀土强磁磁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猴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减速机械厂有限公司;上海猴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