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101.X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赖键均;艾斌;贾晓洁;孙小菩;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正面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降低单耗的新型丝网印刷磷浆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光伏产业在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各研究机构纷纷提出不同的新工艺、新结构,以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转化效率。其中,采用丝网印刷磷浆加上一次扩散形成选择性发射极的方法,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选择性发射极质量较好,效率提升明显、工艺简单,且与现有电池生产技术兼容性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这种方法制备太阳电池,正面印刷的磷浆图案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丝网印刷的原理就是控制流体的运动。在印刷前,丝网上的浆料因粘度较大不会自行流动而漏过丝网;印刷时,在刮刀、刮板及丝网的作用下,浆料被压入网孔与硅片接触,在丝网回弹过程中附着到硅片上,按照网版的图案进行成型。由于浆料的流动性较大,使用传统的丝网印刷网版印出来的磷浆图案会出现外扩现象,相当于增大了重扩区面积,从而增加了表面复合,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收集几率,而且使用浆料较多,单耗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包括细栅和主栅,所述主栅具有若干行线,每一行线是由若干线段组成;每个主栅线段之间采用若干段细栅相连;每段主栅线的中间位置设有台阶状镂空。
本实用新型的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所述主栅线四周与硅片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8-3mm。
本实用新型的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所述台阶的长度为0.5-2.5mm,宽度为0.1-0.7mm;相邻两个台阶的中心间距是0.1-0.5mm。
本实用新型的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所述相邻两个台阶中心的贯穿直线宽度为0.2-0.8mm。
本实用新型的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所述细栅的线宽设置为150-300um。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由于其每段主栅线的中间位置设计成台阶状镂空图形,可有效降低浆料的使用量,降低单耗,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印刷磷浆,也使用于印刷正面栅线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栅线的正面结构图。
10:细栅
20:主栅
2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低单耗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其结构主要包括:细栅10和主栅20。
该细栅10的线宽设置为150-300um。
该主栅20具有若干行线,每一行线是由若干线段构成。
每个主栅线段之间采用若干段细栅10相连。该主栅线四周与硅片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8-3mm;每段主栅线的中间位置设有台阶状镂空,每个台阶的长度为0.5-2.5mm,宽度为0.1-0.7mm,相邻两个台阶的中心间距是0.1-0.5mm。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栅线电极网版的具体实施步骤可表述如下:
第一步:将网版的细栅线宽设置为150-300um;
第二步:将主栅线设计成若干行,每行分成若干段,每段主栅线之间用若干段细栅相连;
第三步:主栅线四周与硅片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8-3mm;
第四步:在一段主删线中间设计台阶状镂空图形,每个台阶长为0.5-2.5mm,宽0.1-0.7mm,相邻两个台阶的中心间距是0.1-0.5mm;
第五步:中心的贯穿直线宽度为0.2-0.8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置入式安全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雾复合型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