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原河流宽谷地段铁路风沙综合防治设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124.3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存;屈建军;安志山;韩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E02B3/10;E02D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原 河流 谷地 铁路 风沙 综合防治 设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跨河流宽谷地段的高原铁路沿线风沙危害的综合治理,是针对青藏铁路途径宽谷地段防风固沙综合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道路建设和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铁路风沙灾害由来已久,19世纪80年代末,里海东岸铁路沙害问题迫使科学界不得不将防沙工程提到议事日程。20 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沙漠地区的开发建设,我国铁路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长期工程实践,我国在内陆沙漠和沙漠化地区的铁路修筑与沙害防治工作上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较为丰富和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其防风固沙效益十分显著,引领国际铁路防沙治沙技术研究。目前,高寒山区铁路沙害问题认识才刚刚起步。而且由于所处独特的地域环境:高寒低气压、干旱多大风、风蚀冻融作用相互交错,其风沙运动规律和致灾机理与内陆沙漠地区存在重大差异。致使高原铁路风沙危害的综合治理更加复杂和困难,虽然有人进行过探索,但由于对其风沙活动规律和风沙危害方式与性质认识不够,导致所设置的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防护效果不佳。总体来说,高寒铁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
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 km,穿越高原腹地,地跨昆仑山、唐古拉山和众多河流宽谷。随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沙害问题的凸现和日益严重,风沙灾害及其防治成为继冻土问题后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青藏铁路沿线沙害路段约200 km,其中严重路段43 km。铁路沙害正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03年的48处增加到目前的90多处,主要分布在红梁河、秀水河、北麓河、沱沱河等宽谷河流等地。随着铁路沿线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全球变暖导致的多年冻土退化,铁路沙害势必进一步加剧。
青藏铁路是西藏通往内地的大动脉,对完善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西藏和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和保障国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高寒铁路风沙危害综合治理,对改善铁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加快西藏经济发展、巩固国防和进一步增强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原宽谷河流地段铁路沿线风沙流以及沙丘前移对铁路造成的危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河流宽谷地段铁路风沙综合防治设施结构。该布局采用“以固为主、固阻结合,远阻、近固、中漫”的整治方针,以生态保护和人工修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高原宽谷地段铁路沿线风沙危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践证实:本技术措施的实施在青藏铁路沿线沱沱河宽谷地段风沙危害防治中已初见成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高原河流宽谷地段铁路风沙综合防治设施结构,包括滚水坝;岸坡檐式T型挡沙墙;高立式V型消能防风阻沙栅栏;化学固沙、覆网与人工植被修复区,其特征是:
一种适用于高原宽谷河流地段铁路风沙综合防治结构布局,其特征是:包括滚水坝;岸坡檐式T型挡沙墙;高立式V型消能防风阻沙栅栏;化学固沙、覆网与人工植被修复区;
(a)滚水坝设置在铁路与宽谷桥梁上游宽谷河道处,根据回水面积,设置滚水坝,间距500 m,长度为河床宽度,由可移动的“榫卯式”混凝土块体凹凸拼接、组合而成,
(b) 檐式T型挡沙墙:设置在铁路与宽谷桥梁外宽谷岸坡上,底面倾角为30度,采用六边形地板砖自宽谷底部修砌至河岸,或将河岸土体修正为倾角为30度的平缓坡面,用土工布施工;檐体采用疏透度为30%的格栅式结构,与挡沙墙斜坡交角为60度,檐长30-50 cm;
(c)高立式V型消能防风阻沙栅栏设置在铁路与宽谷桥梁外的河岸上,阻沙栅栏长200-500m、高1.2 m; 阻沙网孔隙度采用“下密上疏”式结构;
(d)化学固沙、覆网与人工植被修复区;设置在距离铁路与宽谷桥梁上游宽谷外围的平坦沙地上, 在铁路主害风向距离铁路1000 m内的平台沙地分别喷洒化学固沙剂和采取覆网措施;人工植被恢复区,辅以人工植被抚育措施,固定地表流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肠炎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