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钒酸铵制取五氧化二钒的脱氨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4090.7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全喆;黄明华;胡祥明;林开标;王亚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喆;黄明华;胡祥明;王亚池 |
主分类号: | C01G31/02 | 分类号: | C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铵 制取 氧化 脱氨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煅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钒酸铵制取五氧化二钒全自动专用脱氨炉,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钒酸铵包括偏钒酸铵(NH4VO3)或多钒酸铵(APV),经过煅烧脱氨制取五氧化二钒(V2O5)是钒冶金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从偏钒酸铵或多钒酸铵得到粉状五氧化二钒一般要经过脱水、脱氨、氧化保温三个步骤。在以往的五氧化二钒工业生产过程中,国内钒厂基本采用的是用耐火砖或粘土砖垒制的箱式炉体,加热器为纯电阻丝,这种砖炉变形大,密封性能差,导致烧制时间长(一般72小时以上),单位电耗大(一般为1200~1400KW·h/吨V2O5),氨气泄漏严重,既不环保也不安全,且回收率一般不到99%,产品色泽不稳定。实用新型专利(CN201458771u)设计了不锈钢箱式脱氨炉,采用不锈钢电热管加热,硅酸铝棉保温,解决了砖制炉的弊端,保温效果大大提高,烧制时间缩短到13~19小时,电耗下降到760KW·h/吨V2O5,同时附设有氨气回收塔,有效地解决了氨气回收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做到了节能环保。但是生产过程仍未实现连续,仍处于间歇生产状态,自动化水平低,生产量大不起来,仍满足不了大规模的生产。目前国外虽然有三段熔化法制取五氧化二钒这类设备,但存在设备投资大、构造复杂、操作环节多、劳动生产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连续、节能环保的钒酸铵制取五氧化二钒全自动脱氨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钒酸铵制取五氧化二钒的脱氨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隧道式炉体、料盘、料盘传动链条、链条导轨、加热管、温度传导装置、排气管、支承架;所述的隧道式炉体分成三区:脱水区、脱氨区、保温区,所述三个区内上方均匀设有加热管,并分区设置温度传导装置;隧道式炉体内底壁两侧设有链条导轨,料盘传动链条通过两端的转动轮置于链条导轨上,料盘一侧活动卡在料盘传动链条之间;所述隧道式炉体各分区外顶部均设有排气管;所述的隧道式炉体由支承架固定支撑。
所述的加热管为远红外加热管或微波装置。
所述的料盘传动链条传动线速度为5~12m/h。
所述隧道式炉体进料口一侧设有一自动装料装置。
所述隧道式炉体炉膛四壁均设有耐高温轻质保温棉。
所述各分区排气管、温度传导装置的个数根据各分区的设计长度而定,一般间隔5米设置一个。
其基本工作原理为:偏钒酸铵或多钒酸铵经自动装料装置分装入不锈钢料盘中,料盘通过链条以5~13m/h的线速度缓缓向隧道式炉体内运动,先经过脱水区在120~200℃温度下进行脱水,水蒸汽由排气管排出,时间约2~3h;脱水后,料盘进入了脱氨区,在210~550℃温度下进行脱氨,氨气由排气管及调节阀送入另设的氨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脱氨时间为5~6h;氨气脱毕后进入保温氧化区,在该区温度设置在300~80℃,形成渐冷状态,同时加大空气的进入量,保证氧气充足,氧化充分,时间约2~3h,这时料盘已运行至出料端,料盘中的钒酸铵已制取了黄橙色的粉状五氧化二钒;在运行过程中成品在料盘中随着料盘的翻转,自动倒入贮料仓中,空料盘继续循环至装料区。炉膛加热采用远红外加热管或微波装置进行穿透型加热,温度控制由可控硅电路控制,温度误差±3℃;炉体由硅酸铝棉进行四面保温;传动系统由变频电机拖动,可实现无级变速传动。隧道式炉体内各分区的长度根据设置的原料通过时间来确定,一般脱氨区的长度要大于脱水区和保温区的长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环保、节能、防腐耐用。出炉时间为9~13h,吨V2O5电耗为650~700kWh,生产连续,产量大,全炉膛在充足的有氧氛围中进行,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钒酸铵制取五氧化二钒的脱氨炉,其是由隧道式炉体1、料盘2、料盘传动链条3、链条导轨4、加热管5、温度传导装置6、排气管7、自动装料装置8、支承架9等构成。所述的隧道式炉体1分成三区:脱水区、脱氨区、保温区,全长60米长;所述三个区内上方均匀设有远红外发热管5,并分区设置温度传导装置,脱水区4个、脱氨区8个、保温区4个;隧道式炉体内底壁两侧设有链条导轨4,料盘传动链条3通过两端的转动轮置于链条导轨4上,料盘2一侧活动卡在料盘传动链条3之间;所述隧道式炉体1各分区外顶部均设有排气管7,脱水区4个、脱氨区8个、保温区4个;所述的隧道式炉体1由支承架9固定支撑;炉体1及炉膛呈矩形设置,炉体1的内框四周设置有用轻质保温棉制成的保温层;炉体两端分进料端和出料端,在进料端前设置自动装料装置8给料盘2定量装入原料,料盘2沿传动链条3均匀分布,传动链条3由链条导轨4撑托,通过炉膛运行出来的载料料盘2从出料端冷却后自动翻转将成品倒入贮料仓;空料盘2由传动链条3循环至进料端依次装料入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喆;黄明华;胡祥明;王亚池,未经全喆;黄明华;胡祥明;王亚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4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