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氨气与氯化氢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47.1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苏首宾;刘昊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首宾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B01J12/02;B01J4/02;B01L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氨气 氯化氢 反应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教学器材,尤其是一种封闭式氨气与氯化氢反应装置。
二、背景技术
2007年山东版普通高中化学1必修第77页的实验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这一演示实验,教材上设计为“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中滴入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盖上玻璃片,然后抽去中间的玻璃片,观察发生的现象”。以及其它版本化学课本上写道“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按照此法操作时,同学们会看到两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且迅速扩散到空气中。众所周知,氨气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氯化氢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这两种气体均为重污染物,人一旦吸入,即使量不大,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它们还存在着操作不方便、实验效果不直观、不明显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式氨气与氯化氢反应装置,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在密闭状态下进行,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它由2个注射器、2个广口瓶和1个三联球构成,所述的广口瓶和三联球瓶口设有带孔胶塞;所述注射器与广口瓶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广口瓶又与三联球通过导管连接,导管上设有开关。
所述三联球内的导管末端为弯曲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个实验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所以较环保;实验时,2个广口瓶分别装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推动注射器即可把两种反应物滴入三联球内,操作方便;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在透明的容器内,实验效果直观、明显。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
1.注射器2.开关3.导管4.三联球5.广口瓶6.带孔胶塞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由2个注射器1、2个广口瓶5和1个三联球4构成,所述的广口瓶5和三联球4瓶口设有带孔胶塞6;所述注射器1与广口瓶5通过导管3连接;所述广口瓶5又与三联球4通过导管3连接,导管3上设有开关2;所述三联球(4)内的导管(3)末端为弯曲状。
要做实验时,2个广口瓶5分别装入浓氨水和浓盐酸,盖上带孔胶塞6,打开导管3上的开关2,推动注射,1即可把两种反应物滴入三联球4内。由于导管3末端为弯曲状,液体才会准确滴到边球内,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在封闭容器中反应,有大量白烟产生,内壁有大量白色的氯化铵固体附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首宾,未经苏首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镗床线路维修教学仪器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F字形LED发光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