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368.7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茅惠新;范以峰;钱涛涛;宋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31301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抗芯吸 工业 上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属于工业纺织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抗芯吸工业丝是一种常见的功能型涤纶工业纤维,该品种主要用于泳池布、高档广告布、新型屋顶材料等,在工业纺织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涤纶工业纺织领域的发展,涤纶抗芯吸工业丝需求量日益增加,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抗芯吸油剂的上油技术成为制备涤纶抗芯吸工业丝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制备涤纶工业丝的牵伸卷绕设备主要是德国barmag公司进口的设备。涤纶抗芯吸工业丝的上油技术主要为离线存油两步法或在线存油两步法制备,都需在设备上添加油嘴上油。油嘴上油不但效果不好、上油率低、油剂浪费大,而且由于高速甩出来的油对卷绕机及其他设备的污染严重造成巨大损害,并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上油效率高,油剂浪费少,对生产环境的污染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油箱与循环油泵相连,循环油泵经上油管分别与循环阀和上油阀相连,上油管末端与溢油槽连接,溢油槽中为油轮,溢油槽的另一端和溢油管相连,溢油管末端与放空管连接,放空管同油箱相连,油箱中有过滤网。所述上油装置的油路形成一个闭合循环线路,充分利用了油剂,减少了浪费。循环阀和上油阀的配置便于油箱的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无油丝和油轮的相对运动达来上油,摩擦和接触效果更好。
油箱中为纺丝油剂和抗芯吸油剂的混合油剂。混合油剂能够减少上油的次数,结合所述的上油装置,通过油轮在线进行抗芯吸丝的一次上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箱中使用混合油剂,既保证了纺丝油剂的含量能进行正常纺丝,又能保证抗芯吸功能油剂的含量达到抗芯吸的预计效果,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油剂的大量浪费和工作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延长纺丝设备和卷绕机的使用寿命,并给生产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涤纶抗芯吸工业丝上油装置,油箱1与循环油泵4相连,循环油泵4经上油管5分别与循环阀2和上油阀3相连,上油管5末端与溢油槽6连接,溢油槽6中为油轮7,溢油槽6的另一端和溢油管8相连,溢油管8末端与放空管10连接,放空管10同油箱1相连,油箱1中有过滤网9。
使用循环油泵4将油剂从油箱1运送到油轮7上,设定油轮7一定的工作转速用来控制上油含量。涤纶工业纺丝上经过侧吹风冷却后的无油丝11,直接利用油轮7进行在线油轮一次上油。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将纺丝油剂和抗芯吸油剂混合的混合油剂倒入油箱1至液面高度标线12处,打开循环阀2,关闭上油阀3,利用循环油泵4使油剂循环流动。
慢慢打开阀门3,适当关小阀门2,利用循环油泵4产生的压力使油剂从上油管5到达溢油槽6。油轮7的侧边浸没于油剂中,通过控制油轮7的转动速率,从而控制纺丝的上油率。油轮7顺着无油丝11的拉伸逆时针方向转动,油轮7和无油丝11之间形成合适包角,可以给丝更好的上油空间。
通过溢油管8将多余的油剂返回油箱1,防止油剂的浪费。溢油管8回流的油剂通过过滤网9过滤重新进行循环使用。当装置停用时,可以通过放空管10,将管道里的油剂重新放流至油箱1,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