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热能交换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0363.0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奎;郭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清山绿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6 | 分类号: | F28D1/06;F28F27/00;F24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热能 交换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自动热能交换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储存装置,换热器,热水储存装置是高温污水余热回收的三套主要设备,在现在的生产实际中,这三套装置都是分开独立设计和施工,即分别设计和生产出污水储存装置、换热器和热水储存装置,然后再将这三套设计进行连接,以实现污水低温排放,清水余热再利用的功能。随着节能环保和高效低成本理念的普及,这样单独的设计、施工方式,越来越显得繁琐和低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热能交换存储装置,该装置集污水储存、清水储存和余热回收利用为一体,实现了全自动、低成本和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热能交换存储装置,包括罐体和管体,所述管体设在罐体内部,管体的进口穿出罐体的上表面,管体的出口穿出罐体的侧面下方,在管体的出口处设有第二温控阀门,该第二温控阀门经电子控制系统与设在管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相连;在罐体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罐体入口和罐体出口,罐体出口上设有第一温控阀门,该第一温控阀门经电子控制系统与设在罐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相连,在罐体的入口处设有液位控制阀门,该液位控制阀门经电子控制系统与设在罐体内部的液位传感器相连。
所述管体在竖直方向上有三层,每层有三根管体,每层管体首尾依次联通,相邻两层管体的出口与入口相连通。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利用罐体储存清水,管体储存污水,在罐体内部设置管体实现了余热回收利用,这种综合设计、施工的方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管体分上下竖直三层排布,即层a2、层b3和层c4,每层三个管体,图中仅画出管体前进方向的示意,具体连接方式见图2。图2为管体连接示意图,圆形代表管体,正对管体观察,管体与管体用管路连接,其中在圆形上带有开口的部位表示在管体前端连接,连接时圆形上不带有开口的部位表示在管体后端连接。
罐体1圆柱形中空容器,管体设在罐体1的内部,管体进口7穿出罐体1的上表面,管体出口8穿出罐体1一侧的下方,管体出口8上设有第二温控阀门9,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设在管体内部,用于测定管体内污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控阀门9均与电子控制系统相连,温度传感器测定污水温度后将数据传递给电子控制系统,只有温度低于某一值时,电子控制系统才会控制第二温控阀门9打开排污水。管体分三层,每层三根管体,首尾如图2所示依次进行连通,上层的出口与相邻下层的入口相连,形成统一闭合的管路,污水由管体进口7排入,经管体出口8排出。
罐体入口12和罐体出口5分别设在罐体1上表面的两端,其中罐体入口12深入罐体1的内部,液位控制阀门11设在罐体入口12上,液位控制阀门11经电子控制系统与液位传感器10相连,液位传感器10测定罐体1内清水液面的高度,并将数据发送给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液位控制阀门11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温控阀门6与设在罐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经电子控制系统相连,温度传感器将罐体1内清水温度测出后再传给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温控阀门6的打开或者关闭,只有当 罐体1内清水高于某一温度时,才会打开第一温控阀门6将清水排出给生产使用。罐体入口12与高压水罐相连。
使用时,清水经罐体入口12排入罐体1内部,高温污水经管体进口7排入管体,管体由导热良好材料如铜、铝合金、铁等制作,清水与污水发生热交换,污水温度下降,清水温度升高,从而实现余热回收利用。第一温控阀门6和液位控制阀门11同时打开,将清水排出,关闭第一温控阀门6后,液位控制阀门11并未关闭,只有当清水水位满足要求时,液位控制阀门11才关闭,整个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清山绿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清山绿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0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源热泵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离子交换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