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收集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857.2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215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收集 及其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收集池以及包含该污水收集池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在当下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农村,污水收集池都是被设置于地上,用砖头砌成的,但是,由于砖头是具有渗透性的,所以其中的生活污水就会向地下渗透,而这些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污染土地,甚至污染地下水。
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污水收集池是由砖与混凝土筑成的池子,该池子被两堵隔墙分割成三个小池子,每个池子上方都装有一块盖板,其中,通过在第一个小池子上开设一个进料口与家庭的生活污水排放管相连接,在最后一个小池子上开设一个出液口,在两堵隔墙上设有通孔。这种污水收集池在使用过程中,虽然理论上生活污水从进料口进入第一个小池子,进过隔墙上通孔的过滤使得从出液口流出的污水中几乎没有什么污物,但是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通孔被生活污水中的污物堵塞,从而生活污水无法及时被排出,甚至在污水收集池中生活污水很多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生活污水通过进料口外溢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环境。另外,这样的污水收集池也依然还存在渗透入地下,而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的情况。
因此,急需要一种污水收集池及其包含该污水收集池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收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由不渗透材料制成的中空柱状的密封的本体;与本体的一端密封结合并且与本体相连通的一个进料管;与本体的另一端密封结合并且与本体相连通的一个出液管;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将本体分隔成多个腔体的至少一个隔舱板,将与一端相邻的隔舱板与一端之间的腔体记作进料腔;设置于每个隔舱板上并穿过相对应的隔舱板而与隔舱板密封结合的至少一个中间管;设置于进料腔的上方并与进料腔相连通的一个清理口;以及设置于腔体的上方,用于检查腔体的至少一个检查口,其中,进料管的一个端部伸出本体,另一端部处于进料腔内并向本体的底部延伸,中间管的靠近进料管的一端朝向本体的底部并向本体的底部延伸,靠近出液管的一端朝向另一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进料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液管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两个隔舱板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将本体分隔成三个腔体,将靠近出液管的隔舱板记作后端隔舱板,检查口被设置于后端隔舱板的正上方,并且关于后端隔舱板对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清理口和检查口都是由厚度大于等于6mm的PP管焊接而成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本体是由厚度为5mm的PP板材焊接而成的直径为900mm的中空圆柱体,隔舱板是也由PP板材焊接而成的,直径为890mm,进料管和中间管都是由PP管材焊接而成的“L”形状的管体,该管体的直径为110mm,清理口垂直于本体的顶部,直径为400mm,检查口也垂直于本体的顶部,直径为300m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隔舱板和本体的一端以及本体的另一端都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加强筋的宽度为60mm,厚度为5mm。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污水收集池,该污水收集池是一种具有上述任一项特征的污水收集池。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收集池及其包含该污水收集池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不渗透材料制成的密封的本体,不但避免了生活污水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的问题,还能够防臭;采用一个端部伸出本体,另一端部处于进料腔内并向本体的底部延伸的进料管,以及靠近进料管的一端朝向本体的底部并向本体的底部延伸,靠近出液管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的中间管使得生活污水被排入污水收集池中不会出现回溢的现象,并且达到了很好的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进料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并且中间管的顶部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液管到本体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这些距离差使得进入污水收集池的生活污水在距离差引起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更容易的被排出污水收集池。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污水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卫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满液式冷水机组
- 下一篇:液压控制模块及其所适用的液压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