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三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003.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三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态或液态介质的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三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三通管,其结构贴点是:由三通管、底座和气液密封装置组成,三个气液密封装置分别设置在三通管的三个管口上,底座设置在三通管底部,流体从三通管上的一个管口流入,再从其余二个管口中的一个流出。又例如专利号201120005411.1 Y型三通管,涉及气态或液态介质的传输技术领域。设有一根直形总管,在所述直形总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两根直形支管,所述直形支管和所述直形总管相互平行。虽然解决了连接不易,安装难的问题,但是不能三通管内的气液的流量和流速进行有效的控制的不足。
总结为,三通管与阀门配合在油及液体化工材料的管道输送中也常被采用。然而,三通管与阀门配合使用也存在着连接部件多,施工麻烦、使用过程需分别控制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三通装置,该全自动三通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有效地控制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料量,且能自动调节输送料量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全自动三通装置,包括三通壳体,所述三通壳体的一端连接进料管,其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所述三通壳体内设置有通往第一排料管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上设置有第一阀片,所述三通壳体内设置有通往第二排料管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上设置有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三通壳体,且在一端部设置有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阀片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三通壳体,且在一端部设置有凸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凸轮旁侧的三通壳体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或传感器,所述微动开关或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进料管上的风机相连。
为了实现第一、第二阀片能够摆动,所述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动力机构和摆臂,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第一、第二转轴的轴端,所述动力机构与摆臂的活动端相连接。
为了实现对摆臂有推拉的驱动力,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油缸或气缸,所述液压油缸或气缸的推杆与摆臂的活动端相连接。
为了实现三通壳体内设备运动的观察和方便与检修,所述三通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该全自动三通装置可以避免人为的控制三通管的麻烦问题,降低劳动力和人员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在三通壳体上设置有检修口,利于观察,且方便维修; 二是该全自动三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地控制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料量,且能自动调节输送料量的速率,减少能源消耗,且方便调节和控制;三是该全自动三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全自动三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全自动三通装置的全剖视图。
标号说明:1-三通壳体 2-进料管 3-第一排料管 4-第二排料管 5-第一阀片 6-第二阀片 7-第一转轴 8-凸轮 9-第二转轴 10-微动开关或传感器 11-控制器 12-风机 13-摆臂 14-液压油缸或气缸 15-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2,一种全自动三通装置,包括三通壳体1,所述三通壳体1的一端连接进料管2,其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排料管3和第二排料管4,所述三通壳体1内设置有通往第一排料管3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上设置有第一阀片5,所述三通壳体1内设置有通往第二排料管4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上设置有第二阀片6,所述第一阀片5上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穿过三通壳体1,且在一端部设置有凸轮8,所述第一转轴7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7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阀片6上设置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二转轴9穿过三通壳体1,且在一端部设置有凸轮8,所述第二转轴9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9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凸轮8旁侧的三通壳体1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或传感器10,所述微动开关或传感器10与控制器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进料管2上的风机12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第二阀片能够摆动,所述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动力机构和摆臂13,所述摆臂13固定安装在第一、第二转轴的轴端,所述动力机构与摆臂13的活动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