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防跌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121.1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生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杨建新 |
地址: | 514700 广东省梅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警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婴儿防跌警报装置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在床上休息时一般都需要设有防护装置以防止婴儿跌落床下,该防护装置一般在床四周设置有防护栏,其安装麻烦,操作不方便,制造成本高。因而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且警示效果好的婴儿防跌警报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且警示效果好的婴儿防跌警报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防跌警报装置,该婴儿防跌警报装置包括振动感应装置,振动感应装置上连接有一条或多条防护绳,防护绳在远离振动感应装置的端部上连接有与床沿固定的嵌接件,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振动件、电源件、发射组件,振动感应装置的发射组件与外置所设有的警报装置为无线通信连接并实现在触发振动感应装置后由发射组件向警报装置作出警报工作。
所述的嵌接件包括与床沿固定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高度在15~25cm的高度为佳,支撑杆端部设有与防护绳相连接的连接部。当然支撑杆结构也可以采用可伸缩结构的支撑杆以实现可调整支撑杆的高度。
所述防护绳的数量为二条。
所述的警报装置为门铃。
所述的防护绳结构也可以采用杆、线、带等结构来代替实现,只要能达到架设简便,调节灵活、颜色鲜艳、吸引视线强、动作传递有效的功能既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嵌接件的连接座固定于床沿上,支撑杆支撑起适应的高度,支撑杆连接部连接防护绳,振动感应装置将防护绳拉直并放在床上,防护绳的颜色最好为鲜艳的颜色以吸引婴儿的注意,使婴儿睡醒后在床上爬行时首先触碰防护绳,以使振动感应装置跌倒并触发振动件工作,使发射组件向外置的警报装置作出警报工作,以提醒家人注意。当然,在安装防护绳的位置时,应考虑防护绳与床沿之间的距离应存在30~50cm为佳,留出适应爬行空间以防备家人听到警报铃声时过来照看婴儿的时间差。
当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构思时,可以利用二组本实用新型产品实现将床的四周圈围起来,即采用二个振动感应装置及四条带嵌接件的防护绳将床的四周圈围起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振动感应装置上连接有一条或多条防护绳,防护绳在远离振动感应装置的端部上设置有与床沿固定且具有一定高度的嵌接件,通过振动感应装置所设有的发射组件与外置所设有的警报装置无线通信连接并实现在触发振动感应装置后由发射组件向警报装置作出警报工作,其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且警示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在床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嵌接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婴儿防跌警报装置,该婴儿防跌警报装置包括振动感应装置1,振动感应装置上连接有2条防护绳2,防护绳在远离振动感应装置的端部上连接有与床沿固定的嵌接件3,所述的振动感应装置包括壳体11及壳体内的振动件21、电源件22、发射组件23,振动感应装置的发射组件与外置所设有的警报装置4为无线通信连接并实现在触发振动感应装置后由发射组件向警报装置作出警报工作。
所述的嵌接件包括与床沿固定的连接座31,连接座上设有支撑杆32,支撑杆的高度在20cm的高度,支撑杆端部设有与防护绳相连接的连接部33。当然支撑杆结构也可以采用可伸缩结构的支撑杆以实现可调整支撑杆的高度。
所述的警报装置为门铃。
所述的防护绳结构也可以采用杆、线、带等结构来代替实现,只要能达到架设简便,调节灵活、颜色鲜艳、吸引视线强、动作传递有效的功能既可。
当然,振动感应装置内还包括的控制电路等。振动件、电源件、发射组件及门铃等均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所得,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同时,振动感应装置的高度应该与嵌接件的支撑杆高度相仿。在使本实用新型更加人性人设计时,可以将振动感应装置设置成动物形状、工艺品形状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生,未经张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