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2430.8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加压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过滤是最基本的操作过程,用来过滤沉淀、分离不溶物等,传统的过滤方法一般上真空抽滤,用一个连接有真空泵的漏斗和滤纸,依靠真空泵产生的负压,使液体透过而固体截流在滤纸表面达到过滤的目的。依据基本过滤理论,忽略溶液本身的重力,在过滤介质(滤纸)和过滤的溶液一定的情况下,过滤的速率与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ΔP)成正比。真空抽滤时一侧为大气压(表压为0),另一侧为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这样产生的压力差(ΔP)理论上的最大值仅仅为1个大气压约0.1Mpa,实际上受真空泵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样就影响了过滤的速率。尤其在中药的提取液过滤时更为明显,为了过滤速率不得不降低过滤精度,给科研工作造成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包括隔膜增压泵、控制器、压力表、过滤膜包,所述隔膜增压泵分别与控制器和压力表相连,隔膜增压泵与过滤膜包通过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包包括上过滤膜片、下过滤膜片、滤膜,上过滤膜片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孔,下过滤膜片的下部设置有下连接孔,所述上过滤膜片和下过滤膜片的中部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容纳空间,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分别和容纳空间相通,所述下过滤膜片上均布设置有过滤孔,滤膜覆盖在过滤孔上。隔膜增压泵是为提高溶液压力,最高压力可以达到0.9Mpa,隔膜泵可以连续稳定地提供高压流体,具有低噪音,低震动,能耗低,耐腐蚀等优点,与控制器结合可以实现由低压到高压的连续调节。
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膜片和下过滤膜片通过快拆结构连接设置。
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过滤膜片和下过滤膜片两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插接设置有固定连接杆。
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膜片和下过滤膜片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过滤膜包和下过滤膜包上设置的容纳空间,便于形成滤饼和收集滤液,快拆结构的设置,方便更换滤膜,通过隔膜增压泵的增压使压力差高达0.9 Mpa,极大的提高了过滤速率和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膜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膜增压泵,2-管道,3-控制器,4-上过滤膜片,5-固定块,6-下过滤膜片,7-压力表,8-固定连接杆,9-上连接孔,10容纳空间,11-密封圈,12-滤膜,13-过滤孔,14-下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加压过滤装置,包括隔膜增压泵1、控制器3、压力表7、过滤膜包,隔膜增压泵1分别与控制器3和压力表7相连,隔膜增压泵1与过滤膜包通过管道2连接,过滤膜包包括上过滤膜片4、下过滤膜片6、滤膜12,上过滤膜片4的上部设置有上连接孔9,下过滤膜片6的下部设置有下连接孔14,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的中部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容纳空间10,上连接孔9和下连接孔14分别和容纳空间10相通,下过滤膜片6上均布设置有过滤孔13,滤膜12覆盖在过滤孔13上。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通过快拆结构连接设置,快拆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两端的固定块5,固定块5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上插接设置有固定连接杆8。在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11。
隔膜增压泵1是为提高溶液压力准备的,最高压力可以达到0.9Mpa,隔膜泵可以连续稳定地提供高压流体,具有低噪音,低震动,能耗低,耐腐蚀等优点,与控制器3结合可以实现由低压到高压的连续调节。过滤膜包采用不锈钢或有机玻璃材料,上过滤膜片4中心设置的容纳空间10,便于形成滤饼,下过滤膜片6在放置滤膜12部分的下面开若干过滤孔13形成多孔支撑层,支撑滤膜12的同时便于收集滤液。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的中间放置滤膜12和密封圈11,且上过滤膜片4和下过滤膜片6做成快拆结构,方便更换滤膜12。压力表7用来监测过滤的压力,方便及时调节,管道2用来连接隔膜增压泵1和过滤膜包。
以下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2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