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368.0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铃;闫连山;陈娟子;曾德兵;潘炜;王波;罗斌;邹喜华;张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光纤 光栅 传感器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结构设计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可以通过温控实现对多个光纤光栅的标定和测量补偿。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传感器种类多,可以实现许多物理参量的测量,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相对于其它类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多个明显优势,包括抗电磁干扰、耐高温、体积小、重量轻等。但是,其受温度影响导致波长漂移的缺点,限制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其它参数(如应变、压力等)感知中的发展。因此,对其进行温度检测以及温度补偿,是目前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现有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检测与补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软件算法直接对其进行温度补偿,另外一种是通过硬件电路设计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软件算法对其温度进行标定和补偿。前者需要非常精确的标定后实施,而且实际情况可能有较大出入,因此需要经常性的参数修改;后者目前主要是单点(单个光纤光栅)标定,尚未实现具有紧凑结构的序列(阵列)标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标定箱结构,在结构中便于提供必要的热敏电阻用来进行温度检测,以及制冷加热片用来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为随时监测光纤光栅的温度,并且修正标定其温度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由顶盖1、主箱体2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箱体2内设置有用来放置温控电路板的中间凸台4;下层设置有用来放置光纤光栅板的光栅置放台板3,台板与箱体底板间设置有散热空间5。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一来可以用于确保设备在外部恶劣条件下光纤光栅波长不易发生漂移(及时修正);二来可以用于对其它传感光栅的补偿标定,实现准确感知。内部的光纤光栅板上热敏电阻部分以及制冷加热片部分的设计,确保光纤光栅由于温度改变不易发生波长漂移,而且由于这些结构都在光纤光栅板上,可以随时拆卸,因此方便了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结构稳定,方便了安装,大小适中,方便携带,提高了光纤光栅传感的测量可靠性,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的外观图。
图2为图1打开面板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图1打开面板后的K-K剖视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温控箱构架,由顶盖1和主箱体2组合构成,也包括了通信接口6、光纤输入输出接口7和状态指示灯8等附加部分。
结合图2和图3可看出,所述主箱体2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光纤光栅板放置到下层,光栅置放台板3与箱体底板间设置有散热空间5;中间凸台4用来放置温控电路板。温控箱主箱体面板设置有与外控主机实现数据交换的通信接口(6)。
在使用时,光纤光栅板设有放置光纤光栅序列、放置制冷加热片序列以及放置热敏电阻序列。光栅、制冷加热片和热敏电阻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实现每个光栅温度的单独控制。
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数据采集卡
- 下一篇:润滑剂分配器和具有该润滑剂分配器的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