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电缆插接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056.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F·泽特勒;M·布莱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沈英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插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插接套,包括同轴电缆插接套(100),包括:插塞连接器壳体(1),该插塞连接器壳体带有一个用于容纳同轴电缆(30)的外导体(31)端部的电缆侧的孔(3)和一个用于容纳绝缘材料支柱(10)的插头侧的孔(5);插塞连接器内导体(20),该插塞连接器内导体带有一个用于容纳同轴电缆(30)的内导体(32)的电缆侧的孔(21),其中,插塞连接器内导体(32)被绝缘材料支柱(10)的内导体孔(11)容纳;以及将插塞连接器壳体(1)的电缆侧的孔(3)与插头侧的孔(5)相连的通孔(4),按本发明设定:插塞连接器内导体(20)的电缆侧的孔(21)的孔壁(22)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焊料堆(24)的径向的焊料容纳孔(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插接套,其包括插塞连接器壳体和插塞连接器内导体,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同轴电缆内导体与所述同轴电缆插接套的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焊接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EP 1 313 170 B1中公知了一种同类构造的同轴电缆插接套,它的插塞连接器壳体在电缆侧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和接触导通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端部的容纳部,并且在插头侧具有一个带有绝缘材料支柱的容纳部,该绝缘材料支柱容纳了一个插塞连接器内导体。这个插塞连接器内导体在电缆侧构造成带有一个用于插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端部的轴向孔,并且同时容纳焊料堆(Lotdepot)。为了在同轴电缆内导体和插塞连接器内导体之间建立焊接连接,首先需要的是,将焊料必须被存入在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容纳内导体的孔中。由此导致了一种复杂的耗费时间的装配过程。
此外在这个已公知的同轴电缆插接套中不利的是,焊料堆必须作为焊料模制件引入,它首先被制造成单独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地改进开头所述的同轴电缆插接套,使得尽可能地避免在现有技术水平中所出现的缺点,并同时确保一种结构上简单的构造,其对于焊料的引入具有较低的装备复杂性。
这样的同轴电缆插接套,包括:插塞连接器壳体,该插塞连接器壳体带有一个用于容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端部的电缆侧的孔和一个用于容纳绝缘材料支柱的插头侧的孔;插塞连接器内导体,该插塞连接器内导体带有一个用于容纳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电缆侧的孔,插塞连接器内导体被绝缘材料支柱的内导体孔容纳;以及将插塞连接器壳体的电缆侧的孔与插头侧的孔相连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电缆侧的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焊料堆的径向的焊料容纳孔。
这种带有径向的焊料容纳孔的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结构方案明显简化了装配,尤其是焊料堆在这样的焊料容纳孔中的引入。此外有利的是,作为焊料堆不再必需焊料模制件,因为这种焊料容纳孔可以容纳商业上通用的焊条,它在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内部和外部在该焊料容纳孔的边缘上被剪掉或者冲裁,因此焊锡铆钉作为焊料堆留在焊料容纳孔中。
在本发明的构造中,所述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电缆侧的孔的孔壁具有至少两个或者四个用于相应地容纳焊料堆的、分别在径向上相对置的径向的焊料容纳孔,它们作为孔对也可以轴向上错开地设置。通过多个这样的焊料容纳孔,在同轴电缆内导体和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电缆侧的孔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获得足够的湿润,借此确保高质量的焊接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构造在设定一个确定的波阻抗方面有利的是,通孔构造成具有与绝缘材料支柱的内导体孔一致的直径。
此外,对设定一个确定的波阻抗有利的是,按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电缆侧的端面设置在所述绝缘材料支柱的内导体孔中并且相对于所述绝缘材料支柱的电缆侧的端面朝里面偏移一个预定的值。
优选地,通孔的轴向长度和所述插塞连接器内导体的朝里偏移的端面的预定值的总和具有一个对应于在同轴电缆外导体和插塞连接器内导体之间的50Ω阻抗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