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保暖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2101.5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曼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保暖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保暖面料。
背景技术
在冬天这种干燥季节里,人们在穿着衣服活动时,衣服面料之间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十分常见,产生静电时会使人产生刺痛感和瘙痒感,感觉非常不适。而在一些公共场合,如煤矿、天然气、加油站、化工厂等,都要预防静电现象的发生,以免引起火灾、爆炸。另外,在寒冷的季节,对于保暖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冬季,人们对保暖面料的需求更大。目前的保暖棉料不够保暖,保型性差,而且也不够舒适柔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保暖面料,不仅具有防静电功能和很好的保暖性,而且穿着舒适柔软,保型性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静电保暖面料,包括防静电层和保暖层,所述防静电层和保暖层均由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层的经纱采用亚麻纤维,所述防静电层的纬纱采用导电纤维,所述保暖层的经纱采用75D/72F涤纶长丝,所述保暖层的纬纱采用150D/72F涤锦复合丝,所述保暖层的面料组织结构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所述保暖层的面料正面经拉绒处理形成起绒面,防静电层覆盖在所述保暖层的面料反面。
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层的经纱的密度为67根/厘米,所述防静电层的纬纱的密度为74根/厘米,所述保暖层的经纱的密度为73根/厘米,所述纬纱的密度为78根/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面料由防静电层和保暖层构成,防静电层采用导电纤维和亚麻纤维,不仅保暖性好,而且吸湿性较好,保暖层采用涤纶长丝和涤锦复合丝,组织结构采用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并起绒,增加了面料的厚实性和保暖性,起绒面上的绒毛使人的身体穿着时更加舒适柔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静电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静电保暖面料的保暖层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防静电保暖面料,包括防静电层1和保暖层2,所述防静电层1和保暖层2均由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防静电层1的经纱采用亚麻纤维,所述防静电层1的纬纱采用导电纤维,所述保暖层2的经纱采用75D/72F涤纶长丝,所述保暖层2的纬纱采用150D/72F涤锦复合丝。如图2所示,所述保暖层2的面料组织结构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所述保暖层2的面料正面经拉绒处理形成起绒面,防静电层1覆盖在所述保暖层2的面料反面。所述防静电层1的经纱的密度为67根/厘米,所述防静电层1的纬纱的密度为74根/厘米,所述保暖层2的经纱的密度为73根/厘米,所述纬纱的密度为78根/厘米。
织造本发明的防静电保暖面料,先通过织机进行坯布织造,然后对坯布进行后处理,其中防静电层的面料的后处理的过程为坯布→精炼→烘干收缩→预定型→染色→定型→检验。保暖层采用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使得保暖层的面料的正面出现较长的纬纱浮长,经过拉绒处理后,形成起绒面。保暖层的面料的后处理过程为:坯布→精炼→烘干收缩→面料的正面起绒→碱减量→预定型→染色→定型→刷毛、剪毛→检验。然后,将防静电层覆盖于保暖层的面料的反面上。
本发明的面料由防静电层1和保暖层2构成,防静电层1采用导电纤维和亚麻纤维,不仅保暖性好,而且吸湿性较好,保暖层2采用涤纶长丝和涤锦复合丝,组织结构采用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组织,并起绒,增加了面料的厚实性和保暖性,起绒面上的绒毛使人的身体穿着时更加舒适柔软,而且面料的保型性也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曼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曼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