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智能型防爆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9276.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龙;伍轶斌;胡俊鑫;覃祖茂;谢燕武;伍正中;张利学;李勇;吴旻馨;马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腾龙煤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防爆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是一种矿用智能型防爆开关。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爆开关门种类很多,有方形、圆形等形式,有固定、快开等结构,传统的开门结构采用了凸轮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完全靠门的自重力来实现,在开关的开关门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在使用中要求门与壳体间隙精度比较高,如果开关使用时间超过一定的年限,该开门方式容易造成门与壳体配合不到位,影响开关的安全性能。并且为满足防爆开关对防爆面冲击力的要求,门需要制造较大体积,造成重量大,定位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用智能型防爆开关,结构紧凑,适应煤矿井下狭窄的空间,操作安全方便,可以有效避免开关因电打火而在易燃、易爆等工作环境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矿用智能型防爆开关,它包括硅橡胶和金属Ni粉质量比1∶2~3合成的压敏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壳体、隔爆腔、门盖,升门机构转圈与门盖手柄连接且两者一同安装在升门机构座内,升门机构座的一侧套有门页支撑轴与下门页一并安装在门盖上,门页支撑轴上下通过门轴顶块安装在壳体上,升门机构转圈与门页支撑轴的结合面采用齿轮结构;所述门盖包括圆盖、齿圈、中心轴和调整垫,圆盖内侧是带有凹形锥面的斜面,凹形锥面与壳体的凸形锥面组成隔爆腔;中心轴焊接在圆盖中心位置,与壳体的支架配合;齿圈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盖上,与壳体上的齿圈配合,调整垫穿过螺栓,置于圆盖与齿圈之间。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硅橡胶和金属Ni粉质量比1∶2.5。
作为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圆盖上开设有观察窗口,安装有操作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保障系数大,不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特点,在煤矿、加油站等易燃易爆行业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发明采用压敏金属高分子材料作为核心部件,利用材料的电阻压敏特性从根本上消除因金属电极接触瞬间产生电火花,可以有效避免开关因电打火而在易燃、易爆等工作环境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
2、本发明结构紧凑,适应煤矿井下狭窄的空间,操作安全方便,实现方便可靠的开门,同时,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爆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爆开关的门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防爆开关的门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圆盖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圆盖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齿圈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齿圈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门轴顶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门轴顶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升门机构座转圈与升门机构座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升门机构座转圈与升门机构座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门盖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门页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下门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下门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门轴顶块1,升门机构座2,门盖手柄3,门页支撑轴4,下门页5,升门机构座转圈6,门盖7,圆盖71,齿圈72,中心轴73,调整垫74,壳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矿用智能型防爆开关,它包括硅橡胶和金属Ni粉质量比1∶2合成的压敏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壳体8、隔爆腔、门盖7,升门机构转圈6与门盖手柄3连接且两者一同安装在升门机构座2内,升门机构座2的一侧套有门页支撑轴4与下门页5一并安装在门盖7上,门页支撑轴4上下通过门轴顶块1安装在壳体8上,升门机构转圈6与门页支撑轴4的结合面采用齿轮结构;所述门盖7包括圆盖71、齿圈72、中心轴73和调整垫74,圆盖71内侧是带有凹形锥面的斜面,凹形锥面与壳体8的凸形锥面组成隔爆腔;中心轴73焊接在圆盖71中心位置,与壳体8的支架配合;齿圈72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盖71上,与壳体8上的齿圈配合,调整垫74穿过螺栓,置于圆盖71与齿圈72之间。圆盖71上开设有观察窗口,安装有操作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腾龙煤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腾龙煤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防汗多功能颈椎保健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