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火箭自动充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5145.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罗烨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火 自动 充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火箭充填的技术,特别是一种水火箭自动充填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水火箭由保特瓶为主体,以容纳液体(水)及气体(空气),而水火箭之所以能发射,其大致可分为加水、加压(打气)、发射以及飞行等四个程序。但是已知水火箭的充填动作都必需以手动方式来操作,对一般的水火箭爱好者而言,逐次进行充填、发射,因此可能不觉得辛苦,但若要进行连续性的发射操作时,则手动充填方式将变得十分艰辛(费力)且耗时。因此,自动化的给水充填以及气体加压,即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火箭自动充填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火箭自动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火箭的自动充填系统包括充填接头、加水装置、压力源、压力感测装置、三通管、三通管二、单向阀、单向阀二及控制电路;前述部件除了充填接头之外,其余几者均被设置于一箱体内部,而充填接头则通过软管延伸至水火箭发射架。
三通管具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及第三管口,加水装置与第二管口相连接。
三通管二具有第一管口二、第二管口二及第三管口二,压力源与第一管口二连接,且第三管口二与第一管口间设有另一个单向阀二。
压力感测装置设置在第二管口二,其包含感测单元及电路单元。
控制电路具有计量器、开关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器,开关控制单元与压力感测装置电性连接。
加水装置、压力源、压力感测装置及控制电路所需的电力为使用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液体(水)及气体的逆流,且结构轻巧、简单,易于携带且成本低廉,且利用控制电路对水火箭作自动化的充填控制,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中标示:1、自动充填系统,10、箱体,11、电池,2、充填接头,21、软管,3、加水装置,4、压力源,5、压力感测装置,51、感测单元,52、电路单元,61、三通管,611、第一管口,612、第二管口,613、第三管口,62、三通管二,621、第一管口二,622、第二管口二,623、第三管口二,63、单向阀,64、单向阀二,7、控制电路,71、计量器,72、开关控制单元,73、控制器,8、水火箭。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水火箭自动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水火箭8的自动充填系统1包括充填接头2、加水装置3、压力源4、压力感测装置5、三通管61、三通管二62、单向阀63、单向阀二64及控制电路7;前述部件除了充填接头2之外,其余几者均被设置于一箱体10内部,而充填接头2则通过软管21延伸至水火箭发射架。三通管61具有第一管口611、第二管口612及第三管口613,加水装置3与第二管口612相连接。三通管二62具有第一管口二621、第二管口二622及第三管口二623,压力源4与第一管口二621连接,且第三管口二623与第一管口611间设有另一个单向阀二64。压力感测装置5设置在第二管口二622,其包含感测单元51及电路单元52。控制电路7具有计量器71、开关控制单元72以及控制器73,开关控制单元72与压力感测装置5电性连接。加水装置3、压力源4、压力感测装置5及控制电路7所需的电力为使用设置在箱体10内的电池11。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如上文所述。其中加水装置3可为一抽水帮浦与一储水桶的结合,但不以此为限。而加水装置3与三通管61的第二管口612连接,以将水液经第三管口613输入软管21中而充填至水火箭8中。
压力源4可为一打气帮浦,但不以此为限。压力源4与三通管二62的第一管口二621连接,压力源4可将气体加压进入三通管二62的第一管口二621,被加压的气体即分别通往三通管二62的第二管口二622及第三管口二623,且该第三管口二623与三通管61的第一管口611间设有另一个单向阀,以防止加压气体与加水装置的水液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科启动漫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