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固硫促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8766.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敏;韩锦德;范志斌;冯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新邦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10L1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张素静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炭 固硫促燃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应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煤炭固硫促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依赖煤炭的消耗,但煤炭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解决此问题,工业上出现了多种脱硫技术,包括燃烧前脱硫、炉内脱硫和燃烧后尾部烟气脱硫。
炉内脱硫技术是在炉内添加固硫剂使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直接与固硫剂反应而被固化下来,达到降低二氧化硫释放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国内节煤剂、固硫剂、助燃剂等产品一直因为价格高、产品性能单一难以大量推广,有的产品有固硫效果,但增加成本很高,企业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炭固硫促燃剂,以解决煤炭燃烧炉内脱硫技术应用中固硫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还可同时提高促燃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炭固硫促燃剂,由第一促燃组剂、第二促燃组剂和固硫组剂组成,其中,第一促燃组剂由氧化铝18-20份、氧化铁12-15份、氧化镁8-10份和氧化硅4-5份组成;第二促燃组剂由煤炭粉18-20份、氢氧化钠3份、氧化钾1份和氢氧化钙1份组成;固硫组剂由腐殖酸铝6-8份和腐殖酸镁6-8份组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中,所述第一促燃组剂由氧化铝20份、氧化铁15份、氧化镁10份和氧化硅5份组成;所述第二促燃组剂由煤炭粉20份、氢氧化钠3份、氧化钾1份和氢氧化钙1份组成;所述固硫组剂由腐殖酸铝8份和腐殖酸镁8份组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其pH值为7-9。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其比重为0.8-0.9㎏/m3,水分≤10%。
本发明制得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制得后需对产品进行理化检测,pH、比重和水分均符合上述要求产品质量为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其中所述氧化铝、氧化铁和氧化镁为炼铝厂经过高温烧过的废弃粉渣经筛选、提取得到。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将第一促燃组剂、第二促燃组剂和固硫组剂中各组分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磨成150-180目的细粉;
(3)将步骤(2)得到的细粉分装即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制备方法步骤(2)中细粉为160-170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煤炭固硫促燃剂,步骤(2)中的磨成细粉所使用设备采用风选磨粉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煤炭固硫促燃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述煤炭固硫促燃剂的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1)将第一促燃组剂、第二促燃组剂和固硫组剂中各组分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磨成150-180目的细粉;
(3)将步骤(2)得到的细粉分装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本发明所述煤炭固硫促燃剂的方法中,步骤(2)所述细粉为160-170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本发明所述煤炭固硫促燃剂的方法中,步骤(2)中的磨成细粉所使用设备采用风选磨粉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固硫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固硫方法,其具体操作为将本发明所述的煤炭固硫促燃剂在燃煤进炉前按照燃煤重量百分含量0.8-1.5%的比例均匀掺入煤中,再按照燃煤重量百分含量0.1-0.3%的比例加入醋酸钙与氢氧化钙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钙离子浓度为0.2~0.4mol/L,其中醋酸钙与氢氧化钙的摩尔比为(0.9~1.1):(0.9~1.1)。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固硫方法中,醋酸钙与氢氧化钙的混合液中醋酸钙与氢氧化钙摩尔比为1:1。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新邦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新邦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雷击监测装置和高压感应取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