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直平管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6175.1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愚人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直平管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直平管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钢管弯折后准直一般采用压直或者通过人工敲打,前一种方式压直很难掌握准确的下压力保证弯管内腔不会变形,也很容易直接造成硬性弯折导致弯管断裂,人工敲打则准直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循环的弯管压直体系。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直平管体系,包括,工作台本体和固定于工作台本体上端面的一对同步准直挤压轮;
同步准直挤压轮为两个通过电机驱动直径相同的圆轮,且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径向加工有截面为半圆的挤压环槽;
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弯管输入方向垂直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圆心连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弯管通过输入端进入到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的挤压环槽内部,弯折变形部分先受到挤压,然后通过在高扭力的作用下循环输出,并且保证挤压后的弯管为准直;
工作台本体上端面位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弯管输入方向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加工有用于弯管伸入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且导向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3—6mm,此结构主要限定弯管的弯则程度,弯折过大的弯管需要采用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间隙更大设计的本装置;
工作台本体上端面位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弯管输出端部设置有准直输出板;准直输出板上加工有用于准直后弯管伸出的准直通孔,且准直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1—2mm,此结构主要用于导向防止挤压后的弯管已经压直的部分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变形;
电机采用低转速高扭矩电机,主要保证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的挤压扭力;
挤压环槽表面径向加工有防滑凸起,防止弯管在挤压环槽打滑导致弯管本装置不能循环直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1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压直平管体系,包括,工作台本体1和固定于工作台本体上端面的一对同步准直挤压轮2;
同步准直挤压轮2为两个通过电机驱动直径相同的圆轮,且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径向加工有截面为半圆的挤压环槽3;
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弯管输入方向垂直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圆心连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弯管通过输入端进入到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的挤压环槽3内部,弯折变形部分先受到挤压,然后通过在高扭力的作用下循环输出,并且保证挤压后的弯管为准直;
工作台本体1上端面位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弯管输入方向设置有导向板4;导向板4上加工有用于弯管伸入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且导向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3—6mm,此结构主要限定弯管的弯则程度,弯折过大的弯管需要采用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间隙更大设计的本装置;
工作台本体1上端面位于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弯管输出端部设置有准直输出板5;准直输出板5上加工有用于准直后弯管伸出的准直通孔,且准直通孔直径大于弯管直径1—2mm,此结构主要用于导向防止挤压后的弯管已经压直的部分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变形;
电机采用低转速高扭矩电机,主要保证两个同步准直挤压轮2的挤压扭力;
挤压环槽3表面径向加工有防滑凸起,防止弯管在挤压环槽3打滑导致弯管本装置不能循环直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愚人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愚人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6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弯机的夹送随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在线型线材表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