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包装材料阻燃整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7030.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德华 |
主分类号: | D06M11/71 | 分类号: | D06M11/71;D06M15/53;D06M15/423;D06M11/7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包装材料 阻燃 整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阻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花包装材料阻燃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棉织物由于其天然无毒及柔软舒适的特性,越来越采到人们的青睐。但棉织物是一种具有燃烧危险性的物质,它的含氧指数只有18,不但燃烧速度快,而且有很大的助燃性。在发生火灾时不但不能阻燃,反而会助长火势加重危险。传统布套遇到明火易燃,每年给国家企业事业及个人带来了数十亿重大财产损失。这也是困扰行业几十年的一大疑难问题。因此,具有阻燃性能的棉花包装布套也越来越受企业事业及个人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无毒无味、并能保持棉织物原有特性的棉花包装材料阻燃整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棉花包装材料阻燃整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棉织物用含有阻燃剂的整理液进行浸轧处理,其中整理液的配方为:
阻燃剂250g/L~400g/L、渗透剂0.5~1g/L、树脂固剂80~100g/L、磷酸9~11g/L、其余为水;
(2)将浸轧后的棉织物在150℃~160℃下烘干3~5分钟;
(3)将烘干后的棉织物在碱液中进行碱洗;
(4)将碱洗后的棉织物烘干即制得成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阻燃剂为磷酸二氢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的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的树脂固剂为三聚氰胺树脂或2D树脂(二羟甲基二羟乙基乙烯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浸轧在室温下进行,其压余率为70%~8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的碱液为浓度为570g/L~600g/L的碳酸纳。
本发明中的棉织物用含有的阻燃剂、渗透剂和树脂固剂的PH值为6~7的整理液在室温下进行浸轧,后在130℃~150℃下烘干,再经过碱洗中和布面的PH值到7左右,再烘干后打卷即可制得成品。在烘干过程中,树脂固剂与阻燃剂和棉织物中的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把阻燃剂固着在棉织物的纤维素上。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其成品毒性非常低。其中,PH值以磷酸来进行调节。
阻燃机理: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产品的燃烧反应原理是催化脱水论,主要是改变纤维的热裂解过程。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成磷酸酐或磷酸,导致棉纤维素分子链在断裂前产生强烈脱水反应(C6H10O5)n→6n C5n H2O,纤维分解炭化并产生水分,甚至发生某些交联作用,阻止左旋葡萄糖的生成,抑制可燃气体产生,使挥发性液体大大减少,固体碳量大大增加,同时经阻燃整理的织物裂解温度降低,裂解时间缩短,产物中可燃性气体(CO、C2H4、C2H6)减小,不燃性气体(CO2等)增加。保证纺织品脱水炭化,阻止或减少可燃气体产生。此外,磷酸酐在热解时形成类似玻璃状的熔融物覆盖在织物上,促使其氧化生成二氧化碳,起到阻燃作用。含磷阻燃剂由于热稳定性好,毒性低,具有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渗透剂是起渗透作用,帮助整理剂较好地渗透到纤维内部,提高树脂在纤维内部分布的均匀性,以减少树脂的局部交联现象,改善整理的弹性和手感。
树脂固剂中含有氮羟甲基,既可以与棉织物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还可以与阻燃剂中的羟基发生反应,使得阻燃剂能够牢固地固着在纤维上。磷酸是调节整理液PH值。经过多次水洗也能保持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所生产的成品棉织物阻燃性能好、无毒无味、安全性高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纯棉白布(棉织物)用整理液在室温下进行浸轧处理,即将棉织物放入装有整理液的浸渍槽浸渍,浸渍后的棉织物再进入轧车轧压去除多余整理液。纯棉白布采用幅宽为145cm的-10s全棉纱,经纬密度为30x30。
整理液的配方为:磷酸二氢铵250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L、2D树脂80g/L、磷酸11g/L、其余为水;
(2)将浸轧后的棉织物在150℃下烘干5分钟;
(3)将烘干后的棉织物在浓度为560g/L的碳酸纳溶液中进行碱洗;
(4)将碱洗后的棉织物烘干打卷即制得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德华,未经顾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双烟道反烧水暖供热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套管串安全灌浆接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