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1027.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联云;张艳玲;彭华;张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A42B3/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个体 防护 头盔 内部 塑性 衬垫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装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不论是军用或是工业用保护头盔都有非常坚固的外壳,而且通常在头盔外壳和佩戴者头部之间都有一层弹性衬垫吸收碰撞能量以保护头部。为了使佩戴者佩戴合适,人们一般用带子将衬垫固定,但是一旦发生碰撞,衬垫的位置就会发生偏移,给飞行员佩戴稳定性及舒适性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完全贴合佩戴者头型的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热塑弹性树脂作为基本材料,添加丙稀酸共聚物复合改性剂及无机纳米粒子助剂,采用高切双螺杆挤出机对三者进行高速共混、熔融改性,挤出拉条,然后将拉条进行冷却、牵引、切粒,最后得到热塑性衬垫材料;
S2、将热塑性衬垫材料注塑成型形成物料,将物料放入烘箱中软化,然后放入压制模具中压制成单片坯料,将坯料吸塑成单片热塑性衬垫;
S3、将多个单片热塑性衬垫层叠形成多层热塑性衬垫,将多层热塑性衬垫加热软化,再将其放置在夹具和佩戴者头部之间并按照头部形状热塑成形,其冷却后从头上拿开即可定型,最终形成热塑性衬垫。
上述方案中,步骤S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树脂是乙烯基醋酸盐、甲基丙酸烯与乙烯的共聚物,所述丙烯酸共聚物和热塑弹性树脂复合后形成强迫互容的互穿网络聚合物。
上述方案中,单片热塑性衬垫的一侧设有多半封闭的中空小球,层与层之间的小球都相互套合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包括多个层叠在一起的单片热塑性衬垫,所述单片热塑性衬垫由热塑性衬垫材料制成,所述热塑性衬垫材料包括热塑弹性树脂、丙稀酸共聚物复合改性剂和无机纳米粒子助剂。
上述方案中,所述热塑性弹性树脂是乙烯基醋酸盐、甲基丙酸烯与乙烯的共聚物,所述丙烯酸共聚物和热塑弹性树脂复合后形成强迫互容的互穿网络聚合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单片热塑性衬垫的一侧设有多半封闭的中空小球,层与层之间的小球都相互套合在一起。
实施本发明的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热塑性衬垫制造方法简便并且成本低廉,衬垫能快速贴合佩戴者的头型。衬垫能随意改变层数以符合不同的头型而且佩戴时衬垫不会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热塑性衬垫材料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热塑性衬垫材料成型流程示意图;
图3是热塑性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热塑性衬垫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个体防护头盔内部热塑性衬垫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热塑弹性树脂作为基本材料,添加丙稀酸共聚物复合改性剂及无机纳米粒子助剂,采用高切双螺杆挤出机对三者进行高速共混、熔融改性,挤出拉条,然后将拉条进行冷却、牵引、切粒,最后得到热塑性衬垫材料,如图1所示。
由于热塑性衬垫工作温度范围为-55℃~70℃,温度范围大,必须对热塑弹性树脂进行改性。单纯的某种塑料弹性树脂很难满足其在-55℃的低温下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而在70℃的高温下又具有良好的刚性的苛刻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热塑性弹性树脂优选为乙烯基醋酸盐、甲基丙酸烯与乙烯的共聚物,结合高分子改性技术来制备热塑性衬垫。保证制得的热塑性衬垫在常温下富有弹性,在高温下具有可塑性,薄层在适当的温度下能迅速软化并模拟头部的形状,并能根据衬垫来调节它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1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