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燃立式焙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5511.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晖;邓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山县秦家河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1/02;F27B1/10;F27B1/28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21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从含钒石煤矿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外燃立式焙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耗钒的增加,市场对钒的需求增长迅速;由于对钒的需求与俱增,导致我国有资源地区竟相开采,冶炼成钒。由于在钒矿冶炼方面国内和国外都没有很成熟的技术可供参考,因此大多数企业采用较为常见的平窑焙烧作为生产工具。
平窑焙烧主要是靠焙烧技术的经验控制温度,碳温过高容易烧结造成窑内熟球结团,钒也被高温烧成金属而浸取不出;碳温过底会造成转化率下降,大量红球子甚至熄火,因此自动化程度不高,转化率稳定性差。此外平窑占地面积大,技术针对性较强,对矿石有一定选择性,平窑需要技工人数多,产量,转化率都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在平窑内培烧温度难以控制、生产效益低的问题,提高焙烧质量及转化率,本发明提出外燃立式焙烧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外燃立式焙烧炉,包含炉座、炉体、进料仓,炉体安装在炉座上,进料仓安装在炉体顶部,其特征在于:炉体采用钢结构,炉体中间是高温焙烧区,高温焙烧区的两侧分别是左火仓、右火仓,高温焙烧区与左火仓、右火仓之间设有隔火墙,左火仓、右火仓分别通过左透火通道、右透火通道作用于高温焙烧区,左透火通道与右透火通道呈上下交错布置;
左火仓、右火仓的下端分别留有煤气进火口,高温焙烧区的下面是漏斗形卸料仓,漏斗形卸料仓底部是出料口,炉体上面设有废气排放通道,废气排放通道与高温焙烧区相通;
高温焙烧区顶部设有弧形反射罩,高温焙烧区设有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本发明占地面小,操作简单,焙烧效率高,采用左透火通道与右透火通道呈上下交错的结构,高温焙烧区顶部设有弧形反射罩,可以充分利用热量,焙烧时间缩短,转化率高;高温焙烧区设有温度传感器可直接观测相关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燃立式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外燃立式焙烧炉,包含炉座1、炉体2、进料仓7,炉体2安装在炉座1上,进料仓7安装在炉体1顶部,炉体1采用钢结构,炉体中间是高温焙烧区13,高温焙烧区的两侧分别是左火仓11、右火仓5,高温焙烧区与左火仓、右火仓之间设有隔火墙,左火仓11、右火仓5分别通过左透火通道10、右透火通道6作用于高温焙烧区13,左透火通道10与右透火通道6呈上下交错布置;
左火仓11、右火仓5的下端分别留有煤气进火口12、煤气进火口4,高温焙烧区的下面是漏斗形卸料仓14,漏斗形卸料仓底部是出料口15,炉体上面设有废气排放通道8,废气排放通道8与高温焙烧区13相通;
高温焙烧区13顶部设有弧形反射罩9,高温焙烧区13设有温度传感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山县秦家河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竹山县秦家河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离心压缩机的循环吸附工艺
- 下一篇:具有限制导体单元和独立移动单元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