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药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7415.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卫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血 瘀阻型 胸痹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药剂。
背景技术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也越来越趋于年青化,其治疗和预防形势十分严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药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汤剂。
参照《中药大辞典》第二版,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药的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野桐、绿笋片为君药;蓝花葱、黄水枝、七星剑为臣药;豆豉草、娃娃拳、顺江木、三叉虎为佐药;丁癸草、大粘药和跌打草为使药,所有成分按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协同发挥药效。
本发明所述的药剂的组方合理,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汤剂的制备
称取野桐6克、绿笋片8克、蓝花葱5克、黄水枝9克、七星剑3克、豆豉草2克、娃娃拳8克、顺江木6克、三叉虎3克、丁癸草2克、大粘药6克和跌打草8克,置于6000毫升水中,在90℃下加热回流5小时,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汤剂。
实验例
一般资料
选取心血癖阻型胸痹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51.7岁;病程1周-13年,平均5.3年。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符合《中医内科学》(向亚军.血府逐痰汤治疗痕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1,9(36):271-273.)胸痹心痛的标准,症状如下:心胸疼痛,如刺如绞,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选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汤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口服50毫升。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六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治疗标准
参考《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的标准(王杰.血府逐痰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5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8):46-47.)。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无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22例患者的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因此全部符合显效的治疗标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卫华,未经马卫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外端面定位式圆盘剪刀轴
- 下一篇:一种热回收恒温恒湿家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