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煤粉碎输送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2810.1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14 | 分类号: | B02C13/14;B02C13/28;B02C13/286;B02C25/00;B65G53/04;B65G5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碎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燃烧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粒煤粉碎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仍然是主要的燃料能源。目前常用的多是大块的块状煤,也有写用小块的粒煤,煤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效率,从而直接影响锅炉或燃烧器的换热效率和产热效率,因此,对于粒煤颗粒进一步粉碎可提高其燃烧效果。现有的煤细碎装置一般结构十分复杂且细碎的颗粒较大,同时在煤粉输送中,由于难以控制输送速度和力度,从而很容易导致输送管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方便且煤粉细碎效果好的粒煤粉碎输送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粒煤粉碎输送机包括前端开设粒煤入口、后端开设煤粉出口的箱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为圆柱状且横向设置,箱体的内腔通过箱体前孔板和箱体后孔板自前至后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碎煤腔、细碎腔和输送腔,所述碎煤腔内转动安装有由碎煤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辊,转辊的柱面上密布多个破碎锤,箱体后部转动安装有由细碎电机驱动转动的转轴,转轴横穿输送腔和细碎腔且转轴上在在细碎腔内安装有细碎叶片、在输送腔内安装有扇风叶片。
采用上述结构,煤粒首先进入碎煤腔,在碎煤锤的转动敲击下进行初级破碎,之后再进入细碎腔内在细碎叶片的作用下进一步细碎,最后进入输送腔,在扇风叶片的作用下从煤粉出口流出,整个过程中,煤粉流动的动力由扇风叶片的转动产生;通过控制碎煤电机的转动速度来控制粒煤的破碎速度,通过控制细碎电机的转动速度来控制煤粉的细碎程度和扇风输送的速度,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所述转轴的前端伸入到碎煤腔内,转辊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凹槽,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凹槽内。转轴和转辊可相对转动,两者的端部可相互支撑,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箱体前孔板的中心位置,箱体前孔板上间隔环设多个通孔;箱体后孔板的中心开设通孔。
所述粒煤入口上安装有进煤斗。设置进煤斗,方便了添煤。
所述细碎腔由多块中心开设通孔的室体孔板分隔成多个细碎单元室,转轴上在每个细碎单元室内均安装细碎叶片。细碎室分隔为多个单元室,细碎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输送方便和煤粉细碎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粒煤粉碎输送机包括前端开设粒煤入口17、后端开设煤粉出口18的箱体1,为了便于添煤,粒煤入口11上安装有进煤斗7。同时,煤粉出口18上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至煤粉燃烧器或锅炉。箱体1为圆柱状且横向设置,箱体1的内腔通过箱体前孔板2和箱体后孔板3自前至后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碎煤腔4、细碎腔5和输送腔6,碎煤腔4内转动安装有由碎煤电机7驱动转动的转辊8,转辊8的柱面上密布多个破碎锤9,对于破碎锤9的形状,可包括柱状的锤体和设在锤体两端的锥状敲击部。箱体1后部转动安装有由细碎电机10驱动转动的转轴11,转轴11横穿输送腔6和细碎腔5且转轴11上在在细碎腔5内安装有细碎叶片12、在输送腔6内安装有扇风叶片13。
上述结构中,煤粒首先进入碎煤腔4,在碎煤锤9的转动敲击下进行初级破碎,之后再进入细碎腔5内在细碎叶片12的作用下进一步细碎,最后进入输送腔6,在扇风叶片13的作用下从煤粉出口18流出,整个过程中,煤粉流动的动力由扇风叶片13的转动产生;通过控制碎煤电机7的转动速度来控制粒煤的破碎速度,通过控制细碎电机10的转动速度来控制煤粉的细碎程度和扇风输送的速度
参照附图,转轴11的前端伸入到碎煤腔4内,转辊8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4,转轴11的前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凹槽14内。转轴和转辊可相对转动,两者的端部可相互支撑,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参照附图,转轴11转动连接在箱体前孔板2的中心位置,箱体前孔板2上间隔环设多个通孔;箱体后孔板3的中心开设通孔。
参照附图,细碎腔5由多块中心开设通孔的室体孔板16分隔成多个细碎单元室,转轴11上在每个细碎单元室内均安装细碎叶片12。该种结构可通过多级细碎,增加煤粉的细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