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0047.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邵远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远金;邵勃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垃圾 生产 环保 植物 有机肥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再生能源利用是全球性的一大课题,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研究应用历程,我国是世界上的垃圾“生产”大国,我国的垃圾处理研发起步比较晚;据统计我国日产垃圾过亿吨。
目前世界上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填埋、焚烧、投海及农用。垃圾的掩埋处理将占大量的土地,并污染土壤和水源,为各种菌毒、苍蝇提供了理想的栖生和繁衍场所易产生二次污染,焚烧虽然可以达到减量化处理,但是二次污染仍然严重,存在着投资及操作费用高。投海也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处理方法。只有将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再生能源利用才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方法。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绿色地球村的世界形势需要,垃圾处理的技术问题将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课题,研发垃圾处理利用新技术是我们当今科技界同仁共同责任。该项技术成果的应用将利国利民造福人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从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中搜集垃圾,之后进行垃圾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类;
(2)、将垃圾中有机物收集放入搅拌型发酵罐,放入厌氧发酵菌种发酵,之后通过搅拌使发酵充分,发酵时间为6~8小时;
(3)、将发酵过的有机物垃圾放入干燥器中干燥,杀菌、清理各种有害物质,同时出去垃圾有机物类的水分,在110~150℃温度的温度下干燥1~2小时;
(4)、将干燥后的有机物垃圾放入粉碎机粉碎膨胀处理;
(5)将粉碎后的有机物垃圾经过颗粒机挤压成型后包装入库。
所述干燥器为自助太阳能、电热蒸汽发生器。
在使用时按质量取本发明产品100份加入10~50份的水搅拌均匀即可广泛使用于农作物、花木、经济林。
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本发明产品实用于个体家庭小规模生产,同时也可以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可以设计几公斤到几十吨不等的垃圾处理装置。
2、本发明变废为宝,实现了垃圾资源的综合再利用和节能环保绿色经济。
3、本发明产品有机物含量40%以上和丰富的微量养肥。
4、本发明产品适用性广,除农作物外,还可以用于林木、花卉、经济林等,可以促进植物生长速度,减少植物食物链污染。
5、本发明产品对酸性土壤和沙漠性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从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中搜集垃圾,之后进行垃圾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类;
(2)、将垃圾中有机物收集放入搅拌型发酵罐,放入厌氧发酵菌种发酵,之后通过搅拌使发酵充分,发酵时间为6~8小时;
(3)、将发酵过的有机物垃圾放入干燥器中干燥,杀菌、清理各种有害物质,同时出去垃圾有机物类的水分,在110~150℃温度的温度下干燥1~2小时;
(4)、将干燥后的有机物垃圾放入粉碎机粉碎膨胀处理;
(5)将粉碎后的有机物垃圾经过颗粒机挤压成型后包装入库。
所述干燥器为自助太阳能、电热蒸汽发生器。
实施例1
使用垃圾生产环保型植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从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中搜集垃圾,之后进行垃圾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类;
(2)、将垃圾中有机物收集放入搅拌型发酵罐,放入厌氧发酵菌种发酵,之后通过搅拌使发酵充分,发酵时间为6小时;
(3)、将发酵过的有机物垃圾放入干燥器中干燥,杀菌、清理各种有害物质,同时出去垃圾有机物类的水分,在110℃温度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远金;邵勃,未经邵远金;邵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0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暴雨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响应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紧凑型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