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伤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279.0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汤朝晖;李雪;于海洋;张大为;宋万通;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伤 止血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辅料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战争中,创伤失血过多是受伤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外科手术是有效控制出血的方法之一,但战斗条件十分恶劣,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导致战伤休克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止血敷料的使用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受伤者只要在不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就可以自我救护,为后期救治赢得更多的时间。
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阳离子多糖,具有低过敏原性和天然抗菌性,能够快速止血,因此特别适合用于战场急救;此外,壳聚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降解、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产生及抗炎作用等,因此在止血敷料、抑菌敷料、创伤修复敷料的应用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现在的壳聚糖止血产品,一种是将纱布浸润壳聚糖溶液后再干燥;一种在制备时先将壳聚糖溶于醋酸溶液中,再经过后续加工。前者制备的壳聚糖敷料在使用时如果与伤口粘合,会在去除时带来二次伤害,而后者的壳聚糖溶液有浓重的醋酸味,不仅对使用人员有一定的影响,也对生产者造成不便。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特殊气味的壳聚糖止血敷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特殊气味的壳聚糖乳酸盐创伤止血敷料,且本申请制备的壳聚糖乳酸盐止血敷料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创伤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壳聚糖乳酸盐溶液进行冷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
将所述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乳酸盐膜;
将所述壳聚糖乳酸盐膜粘附于背衬材料,得到创伤止血敷料。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乳酸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3%。
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乳酸盐溶液中壳聚糖乳酸盐的脱乙酰度为95%~96%,粘度为30~510mpa.s。
优选的,所述冷冻的时间为12h~48h,所述冷冻的温度为-20~-100℃。
优选的,所述冷冻干燥的时间为48h~72h。
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80℃。
优选的,所述加压的时间为10min~30min。
优选的,所述背衬材料为医用级别的弹性无纺布胶带或PE膜背衬胶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创伤止血辅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具体为:首先将壳聚糖乳酸盐溶液进行冷冻与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然后将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乳酸盐膜,最后将壳聚糖乳酸盐膜粘附在背衬材料上,即得到壳聚糖乳酸盐创伤止血敷料。在制备创伤止血敷料的过程中,本申请采用壳聚糖乳酸盐为原料,制备方法简单,使得到的创伤止血敷料无特殊气味,并且由于壳聚糖具有抗菌特性和止血效果,因此制备的创伤止血敷料具有良好的抗菌特性与止血效果。另一方面,在制备创伤止血敷料过程中,首先制备的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结构比较疏松,其吸收血液后成为凝胶状,容易脱落;再将冻干膜加压后壳聚糖乳酸盐膜结构致密,吸收血液后在伤口仍能保持一定形态,使伤口的舒适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申请止血敷料的小鼠实验的条件及结果的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创伤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壳聚糖乳酸盐溶液进行冷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
将所述壳聚糖乳酸盐冻干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加压处理,得到壳聚糖乳酸盐膜;
将所述壳聚糖乳酸盐膜粘附于背衬材料,得到创伤止血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