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430.1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项治国;陶守松;刘华喜;阮东;熊文俊;陈刚;方亮;丁倩;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供电公司;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现场 连杆 固定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现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智能化的发展,变电站、发电厂等场所的非防误锁具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智能化远程控制。由于变电站、发电厂以前均使用老式非防误锁具系统,为了配合智能锁具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现场锁具均要采用由智能锁具管理系统所规定的锁具,需要对已有的老式锁式进行替换。但在替换施工过程中,锁具和连杆的安装出现无法固定安装的问题。由于连杆直径尺寸较多、长度不统一,不同长度的连杆对应不同的直径尺寸;而对于传统的锁具与连杆的连接件而言,只能对某一规格的连杆实现固定,因此在现场进行替换工作时,则需要备齐多个规格的连接件才可以。从而导致了现场锁具替换工作效率低下、安装难度增大、成本高、安装施工困难,影响设备的闭锁效果甚至导致不能闭锁的情况出现。如何开发出一种可以实现锁具与多规格连杆之间实现直接固定安装的连接件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无法实现锁具与多规格连杆进行固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包括锁具固定件和与锁具固定件固定连接的连杆固定件,所述的锁具固定件上设有锁具螺钉孔,所述的连杆固定件内由凸起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的孔径大于下腔室的孔径,所述的上腔室设有上螺钉孔,所述的下腔室设有下螺钉孔。
所述的锁具固定件为半圆柱结构。
所述的锁具螺钉孔的数量为2个。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不同直径的连杆均可实现连接使用。其构造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在实际使用时如果连杆过长,通过剪切后照样可以安装到该连接件中,解决了现场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锁杆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现场锁具替换的效率,保证了设备锁具替换前后闭锁效果的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安装大直径连杆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小直径连杆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其中,1-连接件、11-上螺钉孔、12-下螺钉孔、13-锁具螺钉孔、14-连杆固定件、15-下腔室、16-上腔室、17-锁具固定件、18-凸起、100-锁具、101-锁具连接板、102-锁具安装孔、20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现场锁具与连杆固定的连接件,包括锁具固定件17和与锁具固定件17固定连接的连杆固定件14,锁具固定件17用于固定锁具,连杆固定件14用于固定连杆,锁具固定件17与连杆固定件14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在一起,也可以在制作时直接一次性成型固定在一起。锁具固定件17上设有锁具螺钉孔13,锁具螺钉孔13用于在安装时固定锁具100时使用。如图3所示,锁具10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锁具连接板101,锁具连接板101上有锁具安装孔102,在安装时锁具连接板101安装在锁具固定件17上,锁具螺钉孔13与锁具安装孔102相对应进行直接固定安装。连杆固定件14内由凸起18分为上腔室16和下腔室15,凸起18为固定设置在连杆固定件14的内部腔壁上。上腔室16的孔径大于下腔室15的孔径,这样通过大直径连杆在插入连杆固定件14中时,就直接挡在凸起18上,小直径连杆在插入连杆固定件14中时,就直接进入到下腔室15中。上腔室16设有上螺钉孔11,下腔室15设有下螺钉孔12,在使用大直径连杆时通过上螺钉孔11进行固定,在使用小直径连杆时通过下螺钉孔12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供电公司;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供电公司;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