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减小管道顶部竖向载荷的管道埋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9320.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达;刘杰;顾东明;岑夺丰;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5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管道 顶部 竖向 载荷 埋设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埋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及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市政、农业、水电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均存在很多浅埋明挖埋设的地下管道,特别是市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不超过10m,因此管道埋设常采用地表明挖沟槽,继而铺放管道,然后直接回填土体压实的施工方式。
这种常规的施工方法使得管道顶面不仅受到较大的静止土压力(管道上部回填土的自重)作用,而且很难形成土拱效应,造成车辆、堆载等外部附加荷载基本直接传递作用在管道顶面。而管道在承受大载荷下容易损伤破裂,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而管道(如城市供水、电及气等地下管道)损坏又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虽然现行管道埋设工程中,也常在沟槽开挖中沿其纵向方向采用台阶状推进开挖施工方法,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沟槽两侧土体及附近相关基础工程的稳定,不能起到减小运行期作用在管道顶部的土压力及附加荷载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管道顶部竖向载荷的管道埋设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埋设管道的顶部承受竖向载荷大、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可减小管道顶部竖向载荷的管道埋设结构,包括管道沟槽和位于管道沟槽上方的回填土沟槽,所述管道沟槽中设置有管道和包在管道外的管道周边填土,所述回填土沟槽的侧壁为至少具有一层台阶的阶梯壁,最低一层台阶位于回填土沟槽的底部、且其横向台阶面高于管道顶部,所述管道顶部上方设有一层可降解材料隔层,所述可降解材料隔层位于最低一层台阶的横向台阶面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可降解材料隔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管道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可降解材料隔层低于最低一层台阶的横向台阶面0-5cm。
进一步,所述阶梯壁上各台阶的横向台阶面为外侧向上翘起的斜面,且横向台阶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
进一步,所述管道外还设有防渗隔热层。
本发明可减小管道顶部竖向载荷的管道埋设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出管道沟槽和管道沟槽上方的回填土沟槽,并在回填土沟槽的两侧壁挖出至少一层台阶,且最低一层台阶位于回填土沟槽的底部;
S2:将管道铺放于管道沟槽内,并将各管道完成接口焊接;
S3:在管道沟槽内填土,并将填土压实、整平至管道顶部标高;
S4:在管道顶部上方铺放一层可降解材料隔层,可降解材料隔层位于最低一层台阶的横向台阶面的下方;
S5:向回填土沟槽内填土并压实。
进一步,在步骤S1和S2之间还存在步骤S1a,在管道外包裹防渗及隔热材料。
进一步,在步骤S5中,向回填土沟槽内填土并压实时,按照回填土沟槽侧壁台阶层数分层填土压实。
进一步,在步骤S1中,在回填土沟槽的两侧壁挖出台阶时,保证各台阶的横向台阶面为外侧向上翘起的斜面,且横向台阶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
进一步,在步骤S4中,铺设可降解材料隔层,保证可降解材料隔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管道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管道顶面铺设可降解材料隔层(如稻草类材料),可降解材料隔层降解后将使得土体产生小量的向下变形或变形趋势,这一变形将使得土体作用在管道顶面的竖向土压力由静止土压力改变为主动土压力,从而可减小压在管道上部的竖向土压力。
2、本发明中的回填土沟槽侧壁的台阶结构,能提高向下变形的土体与回填土沟槽侧壁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作用在管道顶面上的竖向荷载。
3、在较大侧壁摩擦和土体向下变形或变形趋势共同作用下,将因较大的侧向摩阻力而形成竖向土压力拱效应,进一步减小了作用在管道顶面的竖向荷载。
4、沟槽侧壁台阶结构(特别是最低一级台阶),由于台阶下方土体相对沟槽填土具有较高的变形强度,故能形成土拱效应,再进一步减小作用在管道顶面的竖向荷载。
5、本发明中采用按回填土沟槽侧壁台阶层数分层压实,有利于提高管道顶面上覆填土的密实度及强度等;即使沟槽规模较小或施工场地不具备开挖台阶的条件,由于可降解材料隔层的腐烂、压缩也可诱发管道上方土体的变形,也能形成底部台阶产生的土拱效应。
6、本发明施工工序简单、所用材料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及广泛的推广性,适宜于地下浅埋管道的明挖埋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管道埋设结构的第一种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管道埋设结构的第二种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助动车的防盗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消毒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