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农副产物制备聚乳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9176.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张健荣;何震;曾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远晋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06 | 分类号: | C08G63/06;C08G63/85;C12P7/56;C12R1/8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1136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副产物 制备 乳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领域和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乳酸的制备和聚乳酸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乳酸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到浅黄色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湿性。相对密度1.2060(25/4℃)。熔点18℃。沸点122℃(2kPa)。折射率nD(20℃)1.4392。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和石油醚。乳酸可以通过发酵获得,如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途径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包括两种形式.(1)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微生物包括乳酸链球菌(Streo ptococuslactis)、乳酪链球菌(Streptococu scremor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uscase i)等细菌.(2)异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同时含有乙酸、乙醇、CO2和H2等,发酵途径较复杂,代表菌为明串珠菌属(Leuc onostoc)及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us)中的细菌.乳酸发酵在发酵工业及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乳酸、泡菜、酸菜、青贮饲料、乳酪及酸牛奶等产品皆为乳酸发酵的产物.德氏乳杆菌(Lacto bacilusdelbrucki)是工业上常用的菌种。
申请号为申请号:201010119252.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乳酸的发酵工艺,具体步骤包括:大米粉碎,大米液化、糖化后加微量氨基酸置于碳钢罐发酵而在成,发酵过程中在线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所述的适量氢氧化钙溶液的pH值为6.0-7.0。上述工艺中,必须以大米为原料,大米为粮食作物,不适合于工业生产。而农作物的副产物,是一种常被人视为无用的废弃物,目前,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作为培养基原料发酵乳酸的工艺还没有完全成熟,且不能工业化生产。
聚乳酸(PLA)是一种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的聚酯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在各种药学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聚乳酸与聚乙醇酸(PGA)、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等可以酶降解或化学降解,在完成其目标任务后不需要外科手术除去,因此广泛用作药物缓释、手术缝合线及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其降解产物为环境可再生资源——乳酸,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用作环保高分子材料,可采用通用的塑料加工方法,如挤出、注塑、中空成型等,制成薄膜、片材、泡沫塑料、注塑制品、中空吹塑瓶等。目前,聚乳酸合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乳酸直接缩聚合成聚乳酸(PC法),采用的聚合方法通常为熔融缩聚法、熔融缩聚-固相聚合法、溶液缩聚法;另一种是开环聚合法(ROP法),即先将乳酸单体经脱水环化合成丙交酯(3,6-二甲基-1,4-二氧杂环己烷-2,5-二酮),然后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该法可以得到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乳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绿色环保,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利用农副产物制备聚乳酸的方法,所述农副产物为玉米秆和/或秸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农副产品的预处理
将所述农副产品充分粉碎后,置于高压蒸汽下处理30-60分钟,放冷后浸泡于PBS溶液中过夜,得预处理料;
B酶解预处理料
将步骤A所得预处理料调节pH值至5-6,并添加纤维素酶使所述预处理料充分酶解,并添加适量的营养盐,得培养基;
C乳酸的发酵
将培养基调整成比重为1.15-1.3,接种米根酶菌,接种量为12-15%,通气量为0.5-1.0v/v,在动态条件下培养,分离和提纯后,获得乳酸;
D聚乳酸的制备
将所得乳酸利用熔融缩聚法合成聚乳酸。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农副产物发酵聚乳酸的方法,步骤A中所述农副产品粉碎至80目。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农副产物发酵聚乳酸的方法,步骤A中,所述PBS溶液和所述农副产品的体积比为1.2:1。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农副产物发酵聚乳酸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预处理料的pH值为5.5。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农副产物发酵聚乳酸的方法,步骤B中,所述纤维素酶的活性为40000U/g,所述纤维素酶和所述预处理料的重量比为1:1000。
优选的所述的利用农副产物发酵聚乳酸的方法,步骤C中,所述乳酸的分离方法为钙盐法,所得沉淀再用活性炭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远晋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远晋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9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