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3216.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方福平;吴殿星;李凤博;冯金飞;舒小丽;周锡跃;徐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青虾 塘底泥 种植 水稻 方法 | ||
1.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于4月底至5月初进行育秧,每平方米苗床播刚露白的渔稻芽谷80~100g,秧苗在5~6叶移栽;
2)于秧苗移栽前整塘,池底平坦,池深为1.5~2m,插秧前注水10~15cm;
3)5月底至6月初,当渔稻秧苗生长到5~6叶时,采用均匀稀种的方式进行移栽,移栽密度60×60cm,每丛2~3株,覆盖面积占渔塘总水面的50%~70%;
4)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放养体长在2.0cm以上,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虾苗,放养密度6~8万尾/666.7m2;
5)水稻生长期间,水位随着水稻生育进程进行调整,最深水位达1~1.2m;
6)饲料投放方式及投放量与常规青虾养殖塘一致,虾稻共生期间,水稻不需要施肥、喷药等农事管理过程;
7)于10月后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虾捕捞上市;
8)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水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水稻品种为渔稻,该品种生长特性类似芦苇,水稻杆高1.8米以上,茎杆坚硬、在水体中每节间均形成发达的水生根,具有在深水中吸收养分的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渔稻秧苗直接种于青虾塘底泥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密度60×60cm,分布在青虾塘中间,覆盖面积占渔塘总水面的55%~6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青虾塘底泥种植水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青虾塘种稻水位随着水稻生育进程进行调整,最深水位达1.05~1.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32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