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3145.7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琳;陈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孔琳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3/10;A61P19/08;A61P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伴有 腰椎病 糖尿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糖尿病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从“富贵病”发展为常见慢性疾病,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也随着发病率的增高而增多。糖尿病酒精该怎么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芘西药、胰岛素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在糖尿病发病之后,就会显现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而此时部分患者就开始服用大量的降糖的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结果导致出现病情的耐受性,而只有服用大量剂量的降糖药才能就有降血糖的效果,而使用胰岛素也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导致血糖难以控制。致使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是人们对糖尿病“及时治疗”的误解,其实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膳食,控制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然后通过适当的中药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稳定病情,恢复健康,然而糖尿病还时常带有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腰椎病等并发病,这给中药治疗增加其难度,因此研发具有能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具有十分中药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血糖,稳定并治疗伴有腰椎病和高血脂并发病的糖尿病的糖尿病中药。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中药,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
优选的组合物组份为:
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的全面性: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紊乱,而中药治疗糖尿病是通过特有的药理性,对人体的肺腑进行有效的调理、改善及治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恢复胰岛素细胞功能,血糖自然就会下降平稳了,这不仅可控制、治疗糖尿病,更能慢慢减少胰岛素、降糖药用量,直至停止使用胰岛素,恢复健康,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问题。
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安全性:
中药一直被视为“良药”,他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下生长而来的。中药就有生物活性,还具有稳定而持续的药性。通过复方配伍的中药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安全性,不会像西药产生副作用,并在体内残留下化学毒素,甚至加重病情。
煎服方法:
煎药的器具:选择砂锅、搪瓷锅或者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煎前浸泡:加水量以淹过药棉为宜,冷水浸泡30分钟至一个小时的时间。
煎煮方法:每日一剂煎两次,混合后分两份服用。
具体煎法:取一剂药,浸泡30分钟至一个小时,然后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倒出煮好的药水后,再向药物中加水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将两次煎煮的药水兑在一起,分两次量进行服用。
服用方法及时间:早晚各服用一次。
本煎服方法合理,能够更好的利用药物的药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控制血糖,稳定并治疗伴有腰椎病并发病的糖尿病,而且对人体不会有副作用,药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一:
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该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
一年龄50出头的李某,由于长期在商场的打拼,养成了很不好的饮食习惯,不久前查出患有糖尿病,而且伴有腰椎病的症状,血糖时常不稳定,由于李先生考虑到糖尿病的慢性作用以及西药的副作用,未曾服用西药以及注射胰岛素,并选择了中药的治疗方法,李先生在服用本处方后半个月后,本处方剂量较轻,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在持续服用2个多月后,血糖已经稳定,病情得到康复,为了能够保证病情的复发,李先生有坚持服用了半个月,现已基本痊愈。
具体实施例二:
治疗伴有腰椎病的糖尿病中药,组合物组份为:
年过花甲的孙老先生,患有糖尿病已经多年,期间令他最烦恼的就是血糖问题,血糖一直不平稳,而且伴有腰椎病的症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老先生吃降糖药,打过胰岛素,但是血糖仍然降不下去,然而在春节前刘老先生服用了本处方,在处方剂量较高,在持续服用了半个月的药量后,病情得到了不小的改变,刘老先生很是欣喜,现在刘老先生每天都在认真坚持记录血糖值,因为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每过一段时间血糖就会有平稳而有规律的下降。
具体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孔琳,未经李孔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