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529.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C07C57/10;C07C51/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梨 颗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梨酸钾制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通过喷雾干燥塔将料液干燥成固体颗粒,即将溶液状态的物料喷入喷雾干燥塔中,物料干燥后呈固体粉末状,并从喷雾干燥塔底部输出。
但是,部分微小颗粒状物料会随热空气当做废弃气排出,不仅污染空气,也造成了物料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将空气中的微小物料收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成品率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塔,喷雾干燥塔底端连通于一搅拌腔,喷雾干燥塔顶端的气料出口与一旋风分离器的物料入口连通,旋风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一除尘器的含尘气体进口连通,旋风分离器底端物料出口也连通于搅拌腔;
搅拌腔底端与一第一螺旋输送机连通,第一螺旋输送机出料口通入一第二螺旋输送机;
搅拌腔设有称重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搅拌腔,分别为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雾干燥塔底端分别通过第一物料通道及第二物料通道分别通入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
旋风分离器的底端物料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回料通道及第二回料通道分别通入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
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分别设有第一搅拌器及第二搅拌器,第一搅拌器通过第一搅拌电机驱动,第二搅拌器通过第二搅拌电机驱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输送机上表面设有两个螺旋输送机入口,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分别连接于螺旋输送机的两个入口,位于螺旋输送机两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输送机为两段式螺旋输送机,分别对应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设于第一螺旋输送机下方中部,两段螺旋输送机分别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两端的电机驱动,将物料向中部推进,由中部的出料口输出送入第二螺旋输送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物料通道、第二物料通道、第一回料通道及第二回料通道均设有气动阀门及气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物料通道、第二物料通道、第一回料通道及第二回料通道与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的连接处、第一搅拌腔、第二搅拌腔与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连接处,均通过布袋活动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均设有视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腔及第二搅拌腔通过一连接固定盘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本发明提供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用于将山梨酸钾料液干燥成颗粒状,本发明提供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其结构合理,同时提高了成品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中搅拌部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山梨酸钾颗粒造粒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塔10,喷雾干燥塔10底端通过第一物料通道1及第二物料通道2分别通入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喷雾干燥塔10顶端的气料出口101与一旋风分离器30的物料入口301连通,旋风分离器30的气体出口302与一除尘器40的含尘气体进口401连通;旋风分离器30底端物料出口303通过第一回料通道3及第二回料通道4也分别通入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通过一连接固定盘90固定于第一螺旋输送机50上方,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底端均与一第一螺旋输送机50连通,第一螺旋输送机50出料口501通入一第二螺旋输送机60。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设有称重装置。
如图1所示,
喷雾干燥塔10:山梨酸钾料液通过喷雾干燥塔10塔顶的高压雾化气1011,喷雾成极细微的雾状液珠;喷雾干燥塔10下端热气入口1012均匀通入螺旋状上升的热空气;雾状液珠与空气并流接触,在极短的时间内干燥为颗粒状;在喷雾干燥塔10中干燥生成的颗粒成品一部分连续从干燥塔底部进入第一搅拌腔21及第二搅拌腔22,另一部分随热空气上升从气料出口101进入旋风分离器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