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7544.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张文清;张锟;崔鹏;周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街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业 以太网 通讯 悬浮 列车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浮列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悬浮系统是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最关键、最核心的系统,在整个车辆运行与静止时维护车辆悬浮在指定间隙的位置。因此,悬浮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悬浮车辆的安全运行,实时掌握悬浮系统状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悬浮列车仅为全自动控制悬浮在指定间隙的位置,缺少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及装置,因此无法保证工程人员对悬浮系统进行高效的实时监测与维护,工程人员也不能方便地根据悬浮列车的运行状况来调整悬浮系统的控制参数,对悬浮列车的调试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显示悬浮数据及了解悬浮系统的工作状态、保证工程人员对悬浮系统进行高效的实时监测与维护、运行速度快、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全面、调试方便快捷的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1)将用于控制悬浮列车各个悬浮点的悬浮控制下位机分别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同一上位机相连;当悬浮控制下位机上电后,通过存储在悬浮控制下位机中的用户主模块执行步骤2)~步骤5);当上位机上电后,通过存储在上位机中的悬浮监控模块执行步骤6)~步骤8);
2)启动中断触发信号采样任务,跳转执行下一步;
3)根据根据预设发送频率采样的中断触发信号触发调用采样中断函数执行悬浮主体模块;同时启动通信初始化任务执行通讯初始化,在通讯初始化执行完毕后跳转执行下一步;
4)创建用于与上位机通讯的通信套接字,创建发送二进制信号灯、接收二进制信号灯和连接二进制信号灯,分别启动发送任务、接收任务和连接任务;跳转执行下一步;
5)发送任务根据预设发送频率启动,等待获取发送二进制信号灯,在得到发送二进制信号灯后将来自对应悬浮点的悬浮状态数据以及悬浮控制下位机执行的IO信息、故障信息通过发送子函数发送到上位机,如果发送子函数发送正确则返回继续等待获取发送二进制信号灯,如果发送子函数发送出错则释放发送二进制信号灯;接收任务则等待接收网络数据包,当悬浮控制下位机收到网络数据包时,接收任务检验接收的网络数据包,如果接收正确则执行网络数据包中的控制命令来控制对应悬浮点的悬浮状态并返回继续等待接收网络数据包,如果接收出错则释放接收二进制信号灯;连接任务监测所述发送任务和接收任务是否正常,如果监测到二进制信号灯或者接收二进制信号灯被释放则判定发送任务或接收任务出现异常,判定出现异常后启用关闭任务释放资源,重新启用通信初始化任务并跳转执行步骤4);
6)悬浮监控模块执行窗口初始化,初始化窗口框架及变量;跳转执行下一步;
7)创建用于与悬浮控制下位机通讯的通信套接字,且绑定指定的通讯端口;设置定时器,通过定时器按照指定的刷新频率定时刷新悬浮监控模块窗口;跳转执行下一步;
8)创建接收进程并调用接收进程,所述接收进程在判断收到悬浮控制下位机发送的悬浮状态数据以及悬浮控制下位机执行的IO信息、故障信息时调用接收进程处理函数,通过所述接收进程处理函数根据收到的悬浮状态数据及悬浮控制下位机执行的IO信息、故障信息进行数据存储、数据显示以及传感器数据曲线的绘制;同时,悬浮监控模块检测控件点击事件,如果收到控件则触发该控件的控件响应函数,当控件为下发控制命令时所述控件响应函数生成包含指定的控制命令的网络数据包并通过所述通信套接字发送给指定的悬浮控制下位机;当悬浮监控模块窗口收到关闭命令时,关闭所述通信套接字和悬浮监控模块的窗口,释放资源。
作为本发明基于工业以太网通讯的悬浮列车悬浮监控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悬浮控制下位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为多任务操作系统,所述通信初始化任务、发送任务、接收任务、连接任务和关闭任务在所述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关闭任务、连接任务、接收任务、发送任务、通信初始化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7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