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芽殖杆菌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0034.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良;孙贤波;冯子妍;汪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明良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4233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芽殖 杆菌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含聚废液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芽殖杆菌,还涉及该水芽殖杆菌在污废水处理及油田含油污水(如含聚污水、三元污水等)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采油技术,高质量浓度的聚合物驱油的方式,可以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有效降低了采油成本,对于保持油田高产稳产功不可没意义重大。然而,随着聚合物驱油应用的大规模工业化推广,油田消耗清水量越来越多,同时也造成了污水由于过剩而大量外排,尤其是类似注聚液、聚驱洗井水因含有大量含油聚合物残液等污染物,且成分复杂,水质粘度大,聚合物分子量大,结构复杂。
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耗水量,出现了二次、三次(三元)采油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三元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及石油磺酸盐,处理难度比水驱采出水大得多,油水分离难度加大。具体表现为:1)采出水的粘度增加;2)采出水中的油珠变小;3)油水界面水膜强度增大;4)油珠之间聚并成大油珠的能力下降;5)水质复杂化现象加剧;6)水中含油及悬浮物的去除难度增加等现象。油田含油污水水质成分复杂,矿化度高,含有大量含油聚合物残液等污染物,且水质粘度大,聚合物分子量大、结构复杂,难以用常规方法断链、降粘,造成三元水无法回收利用,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水中含石油磺酸盐及聚合物的情况下,常规的处理方式及流程很难达到回注水指标要求;即使达到处理指标要求,但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流程长等问题;因此采用其他处理工艺对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如微生物处理法;然而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处理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对污废水及油田含油污水(如含聚污水、三元污水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水芽殖杆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芽殖杆菌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水芽殖杆菌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芽殖杆菌(Gemmobacter aquaticus)ZYEM-P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为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7925,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15日。
所述水芽殖杆菌(Gemmobacter aquaticus)ZYEM-P1是在污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具体应用为:将污废水通入含水芽殖杆菌的水处理装置中,于15-40℃下降解反应6-12h。
所述水芽殖杆菌(Gemmobacter aquaticus)ZYEM-P1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具体应用为:将油田含油污水通入含水芽殖杆菌的水处理装置中,于15-40℃下降解反应6-24h。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水芽殖杆菌对于污废水以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该水芽殖杆菌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该菌群能够攻击油田含油污水中的高分子,特别是聚丙烯酰胺的聚合物链使之分解为小分子链丙烯酰胺和NH3,并利用丙烯酰胺、污油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为碳源,利用NH3为氮源,实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通过水合、活化、氧化、还原、合成,把这些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最终产物为水和CO2,同时产生丙烯酸残体和释放出微量氨气,实现降解净化,全过程产生固体废弃物量少,污水处理的运行更稳定、更经济。
其对于含有污水中聚丙烯酰胺作用机理如下:
各种产物及各种有机污染物+O2+微生物→CO2+H2O+其他最终产物+能量;
C、O、H、N+O2+微生物+能量→C5H7O2N(新细胞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污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明良,未经冯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0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