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6276.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敏;陈永恒;覃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227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与信号接收装置配合以检测封装后的料包中的磁性介质含量的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食品的需求也随之大增,这进一步地拉动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在添加剂生产行业中,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脱氧剂都是基于铁粉氧化反应,这种铁系脱氧剂可制成袋状,放入食品包装袋内,使氧的浓度降到0.01%,且脱氧剂使用非常广泛,在食品行业中的需求量非常大,故脱氧剂生产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目前在脱氧剂的生产包装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脱氧剂的原料进行检测,譬如检测成袋后的脱氧剂中的铁粉等磁性介质的含量是否达到生产的要求,并通过该检测将空包或少料的次品剔除以防止流入市场,一方面,现有的技术中还存在通过人为的观察和筛选的方式以将空包或少料的次品剔除,但是如此必造成劳动成本的大大增加,且影响了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结构极为复杂、生产成本昂贵、检测步骤繁琐且无法有效检测等缺点,或者检测装置的结构虽然简单,但也存在检测步骤繁琐及无法有效检测等缺点,也无法满足检测要求。从而造成了脱氧剂生产包装过程中产生次品无法及时准确的被检测到,导致次品流入市场,给生产商及用户带来不利的影响和损失。
因此,急需要一种检测开关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检测封装后的料包中之磁性介质含量且能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检测开关。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开关,适用与信号接收装置配合以检测封装后的料包中的磁性介质含量,其中,所述检测开关包括壳体、磁体、通断开关及复位件,所述磁体呈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并相对该壳体具有对所述料包进行磁性吸附的吸附位置及远离于所述吸附位置的初始位置,所述通断开关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形成一回路,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壳体并恒驱使所述磁体移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磁体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则所述通断开关处于闭合及断开中的一者;所述料包中的磁性介质对所述磁体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复位件对所述磁体的复位力而使该磁体移动至所述吸附位置,则所述磁体使所述通断开关处于闭合及断开中的另一者。
较佳地,所述通断开关为一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包含相互配合的动触点及静触点,所述动触点连接于所述磁体上,所述静触点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磁体带动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做开闭的配合。
较佳地,所述触点开关还包含动导电片及静导电片,所述静导电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静触点设于所述静导电片上,所述动导电片连接于所述磁体上,所述动触点设于所述动导电片上。
较佳地,所述静导电片为两个,两所述静导电片呈并排的设置,两所述静导电片中的一者沿所述磁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磁体的一侧,两所述静导电片中另一者沿所述磁体的一端方向位于所述磁体的另一侧。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为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动导电片及所述壳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为一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呈悬空的设置,所述动触点及磁体设于所述弹片悬空设置的一端。
较佳地,所述通断开关为一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位于所述磁体的一侧;所述磁体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干簧管断开所述回路,所述磁体位于所述吸附位置,所述磁体驱使所述干簧管闭合而连通所述回路。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为一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呈悬空的设置,所述磁体安装于所述弹片呈悬空设置的一端上。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为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磁体及所述壳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为一磁力牵引体,所述磁力牵引体与所述磁体靠近所述初始位置的一端相对应。
较佳地,所述磁力牵引体呈位置可调节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