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用塑胶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3233.0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塑胶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背景技术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
工地上常常会使用到大量的钢筋制品,而现在的钢筋都是人工用手搬运的,搬运的过程中不方便结合在一起搬,还容易发生危险,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固定杆和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所述的固定杆与所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所述的固定把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所述的塑胶承重圈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之间的间距为1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与所述的固定杆通过卡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固定杆,2、固定把,3、橡胶承重圈,4、把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种工程用塑胶支撑架,包括:橡胶承重圈3、固定杆1和固定把2,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相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把2,固定杆1与固定把2构成一个矩形状,所述的固定杆1与所述的固定杆1之间设置有多个橡胶承重圈3,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3中,进行运送,所述的固定把2上设置有塑胶的把手套4,把手套4可以有效的缓解手部的承重力,所述的塑胶承重圈3与所述的橡胶承重圈3之间的间距为10cm,受力比较均匀。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套4圈套在所述的固定把2上,在抬动支撑架的时候,缓解手部压力。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把2与所述的固定杆1通过卡扣连接,连接方式预示着可以将固定把2和固定杆1拆开。
本发明工程用塑胶支撑架,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此支撑架可以将整批的钢筋整合到一起,然后放进橡胶承重圈中,进行运送,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了安全性和搬运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3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导光板及双向导光板结构
- 下一篇:内酰胺酶检测试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