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7746.2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焕;李相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6;B04C5/14;B04C5/103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分离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心分离器。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在航行期间为了保持船舶平衡需要储存一定量的海水在压载舱中。在此过程中,船舱内会有泥沙、藻类及贝类等物质沉积下来占用舱容,影响船舶航行期间有效的平衡。一般为了去除船舶压载舱内部的沉积物,需要花费高额的经费定期清洗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分离器,其能够分离海水中的各种颗粒物、藻类、贝类、微生物等,防止海水污染和压载舱内沉积物的堆积。
一种离心分离器,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向下收口的圆锥壳体,所述圆锥壳体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出口管,所述圆锥壳体的上部侧部连接有进口管,所述圆锥壳体的底部收口部分为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具体为摆线结构形状的进口管,所述出口管的上部外凸于所述圆锥壳体,所述出口管的下部位于所述圆锥壳体内部,所述出口管的下部进口为向上收口结构,所述出口管的下部进口的内腔设置有流线型旋回器,所述出口管的下部进口的下端安装有稳定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的摆线结构形状具体为入口端和水流的直线流道相切、出口端和所述圆锥壳体的入口处圆面壳体相切;
所述流线型旋回器的中心轴和所述出口管的中心互相重合;
所述进口管的进口位置安装有进口法兰,所述出口管的上部出口位置安装有出口法兰,所述排污口安装有排污法兰;
所述圆锥壳体分为上部壳体、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下部壳体的对应接触面位置分别安装有安装法兰,螺栓紧固连接所述上部壳体、下部壳体所对应的安装法兰。
采用本发明后,进口管为摆线结构形状的进口管,摆线结构形状可以使得水流入时使流速变的最快,出口管的下部进口为向上收口结构,使得水流出时旋转流速更快,出口管的下部进口的下端安装有稳定器,其能够分散圆筒形管体中心的空气使得被分离的颗粒能够稳定地往下排出,综上,其使得流入速度块、流出速度块、排除污物更稳定,其能够分离海水中的各种颗粒物、藻类、贝类、微生物等,防止海水污染和压载舱内沉积物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4,其包括向下收口的圆锥壳体1,圆锥壳体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出口管2,圆锥壳体1的上部侧部连接有进口管3,圆锥壳体1的底部收口部分为排污口4,进口管3具体为摆线结构形状的进口管,进口管3的摆线结构形状具体为入口端和水流的直线流道相切、出口端和圆锥壳体1的入口处圆面壳体相切,出口管2的上部外凸于圆锥壳体1,出口管2的下部位于圆锥壳体1内部,出口管2的下部进口12为向上收口结构,图中D2>D1,出口管2的下部进口的内腔设置有流线型旋回器5,流线型旋回器5的中心轴和出口管2的中心互相重合,流线型旋回器5具体为外侧均布有流线型叶片的结构、且其流线型叶片不转动,起到分散水流的作用;出口管2的下部进口的下端安装有稳定器6,稳定器6用来分散在管体内部堆积的空气,从而能够有效排放从圆锥形管体流出去的含颗粒海水,已分离掉颗粒物的海水能够在出口管的底端截面上保持相同的水压,使排放更加顺畅。
进口管3的进口位置安装有进口法兰7,出口管2的上部出口位置安装有出口法兰8,排污口4安装有排污法兰9;
圆锥壳体1分为上部壳体10、下部壳体11,上部壳体10、下部壳体11的对应接触面位置分别安装有安装法兰,螺栓紧固连接上部壳体10、下部壳体11所对应的安装法兰。
其工作原理如下:
海水经过离心分离器进口流入进口管3时,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动能经过摆线结构形状的进口管转变为旋转动能,从而产生离心力。摆线结构形状的进口管3能够将流入的海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转变为旋转动能,从而海水流速能保持最快的状态;之后海水进入到向下收口的圆锥壳体利用其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密度大的颗粒汇聚到圆锥形内壁,从圆锥形的锥部排污口4向外排出,已分离掉大密度颗粒的海水则通过出口管2从上部排出,其中大密度颗粒具体包括各种颗粒物、藻类、贝类、微生物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