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三层虚拟专用网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7112.9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8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虎;张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三层 虚拟 专用网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三层虚拟专用网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简称SP)可以利用互联网协议骨干网(Internet protocol backbone,简称IP backbone)为用户提供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三层虚拟专用网(Layer3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L3VPN)使主机和路由器基于三层地址互相连接。L3VPN可以是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简称BGP)VPN或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VPN。
终端设备向其连接的运营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设备发送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简称ARP)请求,询问同一局域网中的某个远端终端设备的IP地址对应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收到ARP请求的PE将该PE的MAC地址返回给发送所述ARP请求的终端设备。该PE会将ARP表中本地终端设备对应的主机路由信息通过BGP向外广播。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IP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TV)、平板电脑等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VPN站点(VPN site,下文简称site)是VPN用户的位置,经由用户边缘-运营商边缘链路(customer edge-Provider Edge link,简称CE-PElink)连接SP网络。Site可以接入至少一个VPN。举例来说,site1和site2接入同一个L3VPN。Site2中的终端设备1访问site2中的终端设备2时,使用终端设备2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
当终端设备1从site2迁移到site1时,终端设备1的ARP表中保存的还是终端设备2的MAC地址。终端设备1访问终端设备2时,仍使用终端设备2的MAC地址作为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导致终端设备1无法访问终端设备2。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L3VPN的方法和设备。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PE,应用于L3VPN中。第一site和第二site接入同一L3VPN。第一site通过第一PE接入L3VPN。第一PE包括发送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接入(attachment)通知报文。接入通知报文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接入通知报文用于向第一PE通知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第一site。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虚拟专用网标识(VPN ID)和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获得第二PE的IP地址。第二site通过第二PE接入L3VPN。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第一site之前接入第二site。上述VPN ID标识与接收所述接入通知报文的接口相关联的VPN。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根据该VPN ID和第二PE的IP地址获得第二终端设备的IP地址。第二终端设备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不同。第二终端设备接入第二site。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绑定更新通知报文。绑定更新通知报文携带第一PE的MAC地址和第二终端设备的IP地址。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实现方式,处理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根据该VPN ID和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第二PE的IP地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根据该VPN ID和第二PE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获得第二终端设备的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7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