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880.5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银姬;唐雪春;吴蕾;周明娟;辛瑾琛;谈馨媛;黄敏玲;陈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6;A61K35/5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万志香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哮喘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加剧。随着工业、大气污染的增多,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哮喘的发病与发作率也逐年增加,资料显示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25.5%,广州市人口现患病率为9%,l8~25岁年龄段及66~75岁年龄段的哮喘患病率较高,分别为45.5‰及13.5‰,且有关哮喘发病率的调查显示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至今哮喘尚无根治手段,GINA方案提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其可有效的控制哮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长久来看,激素易产生耐药性,其本身的副作用多,在哮喘的降阶梯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且不能改善和逆转气道重塑的进程,在停药后部分患者产生恶化,形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控制该病的关键除了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还应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实现自我管理,2004Nathan等总结了一种简易评估哮喘控制的方法,即简易哮喘控制测试(ACT)可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病情,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药制剂。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
地龙9-11份,苏子9-11份,紫石英29-31份,补骨脂19-21份,灵芝14-16份,赤芍14-16份,淫羊霍14-16份,桂枝9-10份,炒山楂19-21份,炙甘草14-16份,五味子9-11份,大枣19-21份,北杏仁9-11份,干姜14-16份,白术19-21份,麦冬19-21份,菟丝子14-16份,炙麻黄5-7份,丹参14-16份,山药19-21份,党参19-21份,枸杞子14-16份,当归9-11份,防风9-11份,黄芪19-21份,炮附子14-16份,熟地19-21份,山萸肉19-21份,西洋参1.5-2.5份,红参2.4-3.0份,蛤蚧尾2.5-3.5份,紫河车1.5-2.5份,田七0.4-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制剂活性成份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地龙10份,苏子10份,紫石英30份,补骨脂20份,灵芝15份,赤芍15份,淫羊霍15份,桂枝10份,炒山楂20份,炙甘草15份,五味子10份,大枣20份,北杏仁10份,干姜15份,白术20份,麦冬20份,菟丝子15份,炙麻黄6份,丹参15份,山药20份,党参20份,枸杞子15份,当归10份,防风10份,黄芪20份,炮附子15份,熟地20份,山萸肉20份,西洋参2份,红参2.7份,蛤蚧尾3份,紫河车2份,田七0.7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药粉的制备: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即得;
(2)浸膏粉的制备:按比例称取紫石英,加入3-5倍量的水先煎煮0.5-1h,然后按所述重量配比加入余下的原料药,加3-5倍量的水浸泡0.5-1h,煎煮0.5-1h,取滤液,再加2-4倍量的水煎煮0.5-1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2-26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3)将步骤(1)所得与步骤(2)得到的浸膏粉混合后加入赋形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为:按比例称取西洋参、红参、蛤蚧尾、紫河车、田七原料药,打成粉末,后加入5-8倍量的水煎煮0.5-1h,取滤液,再加5-8倍量的水煎煮0.5-1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紫石英,加入4倍量的水先煎煮0.5h,然后按比例称取余下的原料药,加4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0.5h,取滤液,再加3倍量的水煎煮0.5h滤过,合并两次所得滤液,浓缩,然后加入乙醇沉淀,静置24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