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洁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1779.1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梁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颖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G9/00;A6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洁便装置,属于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洁便护理产品和技术比较多,有些洁便护理产品将自动洁便器和电动病床结合在一起,虽然能解决床上解便和清洗,但使床体变得笨重,不便移动。有些将便盆放入床底,解便完成后拿出便盆清洗,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实现病人床上解便和清洗,又不影响病床移动的移动式洁便装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洁便装置,包括基座、接便器、清洗管路和排污管路,清洗管路的出水口与接便器的进水口联通,接便器底部排污口与排污管路的进口联通,其特征在于接便器连接在支撑横梁的自由端,由支撑横梁支撑。
所述接便器以可拆卸或可活动方式连接在支撑横梁上,接便器的离地高度是可调整的。
所述的支撑横梁另一端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接便器的前部边缘连接便罩连接头,根据需要用于连接不同形式的便罩,防止污水沾到人体大腿根部。
所述排污管路的出口与吸便箱的进污口联通。
所述清洗管路的进水口通过增压泵和清水阀门与储水箱的出水口联通。
所述储水箱有进水口。
所述基座上安装储水箱、吸便箱、驱动控制电路部件、操控面板和电源部件。
所述吸便箱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连接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接除臭触媒。
所述吸便箱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有可开启的密封盖。
所述吸便箱与进水管联通,所述进水管上有清水阀门。
所述接便器有进风口与烘干风机的出风口联通。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部件的输出接口与增压泵、真空泵和清水阀门的开关连接,又与所述的操控面板的输入接口连接,操控面板的输出接口与驱动控制电路部件的输入接口连接,电源部件为操控面板、驱动控制电路部件和增压泵、真空泵和清水阀门提供电力。
所述基座下部安装轮子,用于移动。
这种洁便装置的优点是使用时可以先移动到护理床边,接便器部分可以从护理床床板底部插入床体中间,只要护理床臀部位置开有排便口就能实现病人在床上解便和清洗,同时,完成解便和清洗后污水被吸入吸便箱,节水,无需人工处理;解便完毕后护理床可以脱离洁便装置自由移动;洁便装置脱离自来水管、排污总管和外接电源,可以自由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型支撑横梁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折叠型支撑横梁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伸缩型支撑横梁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便器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接便器与支撑横梁插拔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接便器与支撑横梁丝杆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接便器与支撑横梁杠杆型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接便器与支撑横梁X架型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固定型便罩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翻转型便罩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移动式洁便装置,包括基座31、接便器1、清洗管路2和排污管路6,清洗管路2的出水口与接便器1进水口联通,接便器1底部排污口23与排污管路6的进口联通,其特征在于接便器1连接在支撑横梁9的自由端,由支撑横梁9支撑。
所述接便器1以可拆卸或可活动方式连接在支撑横梁9上,接便器1的离地高度是可调整的。
所述的支撑横梁9另一端固定在基座31上。
所述的接便器1前部边缘连接便罩连接头15,根据需要用于连接不同形式的便罩,防止污水沾到人体大腿根部。
所述排污管路6的出口与吸便箱47的进污口45联通。
所述清洗管路2的进水口通过增压泵37和清水阀门38、39与储水箱36的出水口联通。所述储水箱36有进水口35。
所述基座31上安装储水箱36、吸便箱47、驱动控制电路部件40、操控面板41和电源部件50。
所述吸便箱47有出气口46,出气口46上连接真空泵42。所述真空泵42的出气口连接除臭触媒43。
所述吸便箱47有排污口32。所述排污口32上有可开启的密封盖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颖,未经梁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