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种植基地选建和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6708.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斌;杨槐;魏升华;张丽艳;李孟林;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淋清 颗粒 药材 头花 种植 基地 建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头花蓼的方法,特别是涉及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GAP种植基地选建及用于种植头花蓼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头花蓼的原植物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其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或全草,鲜用或干用;已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头花蓼味苦、辛,性凉。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功能。主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盆腔炎,前列腺炎,风湿痛,跌扑损伤,疮疡湿疹等疾患。
头花蓼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广西中药志》(1963年,第二册),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痛;1977年收载于《中药大辞典》(1977年,上册),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1999年)、《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等均予收载。
头花蓼为民族民间常用药材,应用甚为广泛。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据实地与文献调查统计,头花蓼曾有20多个别名。例如:四季红(《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水绣球、省丁草(《贵州中草药名录》),红酸杆、石头花、石头菜(《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莽草、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火榴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酸浆草、草石椒、太阳花(《云南种子植物名录》),铜矿草(《四川中药志》),岩荞麦、青影子(《湖北植物志》)等。
头花蓼又为多种少数民族药用,特别是苗医最为常用的苗药;其名称为“Dlob dongd xok”(近似汉语音译为“搜挡索”)。“四季红”则为贵州地区民族民间最常用草药名;贵州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还称其为“满地红”、“鼓丁泡”等。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等49个民族;其中以苗族最多,达400多万,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以上。随着苗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苗族医药。苗药是苗族人民传统用于预防、治疗和保健的药物;是苗族人民数千年来传承至今的文化财富,具有悠久的传承性、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贵州苗药资源丰富,其来源涉及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而疗效独特的头花蓼正是贵州苗族药用历史悠久,目前研究应用又较为深入的苗药。
贵州野生头花蓼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均有分布,在贵州民族民间(特别是苗族)应用广泛。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有关科研院所对其资源、化学及药效与临床应用等就进行了研究,并研究开发出头花蓼单味药苗药制剂“热淋清颗粒”。
尽管野生头花蓼资源极为丰富,然而中药制剂产业化所需的中药材期待在保持药材化学成份稳定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获得,例如通过人工种植获得,由此一方面保证药材来源、稳定药品质量,还能保护自然资源、提高人们特别是药农的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寻有效的药材头花蓼种植技术。本发明人发现,在采用特定的土壤环境可以获得综合质量令人满意的药材头花蓼,本发明基于此发现而得以完成。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种植药材头花蓼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
(2)选种;
(3)繁育;
(4)栽培;
(5)采收和加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在每年8-12月用手采集成熟的头花蓼头状花或果序,阴干或晒干后脱粒;
(2)使用风选法对所采头花蓼种子进行选种;
(3)繁育:采用有性繁育或无性繁育的方式对种子进行繁育;
(4)栽培:选黄壤偏砂性壤土的土地,对其进行整地,将步骤(3)繁育的头花蓼苗进行移栽,以及移栽后的种植管理;
(5)采收和加工:于采收期间割取地上部分,对所采收药材进行加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在每年8-12月用手采集成熟的头花蓼头状花或果序,阴干或晒干后脱粒;
(2)选种:风选法,用簸箕选净种子,于背风处筛去花被片及干瘪的种子,装于透气的布袋中,置干燥阴凉处,或置于0-5℃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鹅中药饮用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软体手套自动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