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迷迭香种子萌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5720.1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万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迷迭香 种子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迷迭香种子萌发的方法,属于园艺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又名情人草、海之露,唇形科迷迭香属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 撒哈拉地区也有种植。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入我国并栽培成功后,全国各地也多有栽培。迷迭香是一种被重新开发的新型经济植物,全株可提取抗氧化剂及医药中间体,其抗氧化剂具有高效、稳定、耐高温的特点,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卫生及化妆品开发等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生物来源的药物重视,迷迭香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迷迭香种子发芽率极低,一般只有20%左右,且发芽时间长达25天以上,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生产、研究应用。目前,尚未见有通过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迷迭香种子萌发文献或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迷迭香种子萌发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蛭石作为基质,通过调节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迷迭香种子的萌发,提高萌芽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适量蛭石置于敞口容器中,作发芽基质床;
2)将迷迭香种子在室温下用水浸2~10小时后,均匀播种在步骤1)所述的基质苗床中,播种深度为1~5cm,播种后浇水至种子与基质充分粘合,用保鲜膜密覆盖容器;
3)将步骤2)的基质苗床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光照强度为10000~50000LUX,温度为20~25℃,湿度为85~90%,培养时间为3~5天后,调整培养温度为10~15℃,培养时间为10~20天,萌芽率达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2011~2012年在江苏省溧水县白马镇迷迭香种植基地。应用本发明迷迭香种子萌发起始天数为18天,萌发率高达85.6%,发芽势达到68.4%。其中,种子萌发以露出子叶为标准。每个试验3个重复,每重复100 粒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发发芽势=
发芽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