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人舌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TSC-2及其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4502.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贺姮;张海霞;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N5/095;C12Q1/02;C12R1/9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人 舌部鳞状 上皮细胞 癌细胞 ctsc 及其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舌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国人舌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TSC-2及其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1.1舌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病与预后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常发生在舌前2/3处。舌癌高发于东南亚,以印度为最高,年发生率达到9.4/100万。近年来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舌癌总发生率逐步提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其发生部位的组织学特点以及舌癌的生物学特性,舌癌使患者舌部运动受限,导致吞咽、说话、进食困难。另外,舌癌易转移,预后较差。
1.2肿瘤干细胞研究的进展
1.2.1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肿瘤是一群由体细胞突变,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组成,但是小鼠致瘤实验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可以增殖。说明肿瘤不是一个均质的个体,它具有异质性,在组织中存在不同的细胞亚群。肿瘤组织中可能有一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类型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
肿瘤干细胞理论最早在白血病中被证实,1994年Lapidot等通过FACS利用细胞表面标志CD34+CD38-和小鼠致瘤模型中分离出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干细胞,随后,Bonnet等发现只有CD34+/CD38-白血病细胞能在非糖尿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lcient,NOD/SCID)小鼠体内致瘤。2003年,Clarke等第一次将肿瘤干细胞理论运用到实体瘤中,他们在乳腺癌中证实了这个观点,CD44+CD24-/low 细胞只需要100个便可以致瘤。之后,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等脑肿瘤、肝癌、肺癌等癌症中也能分离出肿瘤干细胞,支持了这个学说。2006年,AACR(American As 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对肿瘤干细胞做出了定义: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它具有三大特性:1、分化能力: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中担任形成和分化各类型肿瘤细胞的角色,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不断补充所需的各类肿瘤细胞。2、自我更新能力:生成一部分与自己相同的,具有增殖、扩张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从而维持干细胞的衡定。3、稳态控制能力:调节和平衡肿瘤的分化,根据环境的刺激对肿瘤做出调控。
1.2.2肿瘤干细胞在口腔癌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口腔癌同一癌灶组织内包含有不同分化程度、不同阶段的癌细胞。有研究证实,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中存在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有致瘤能力的癌细胞。肿瘤干细胞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对放、化疗不敏感,是导致手术后肿瘤易复发、耐药强、难治愈的根源,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可以使治疗的目标从肿瘤整体转移至肿瘤干细胞,提出针对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策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也为肿瘤的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
1.3细胞系的建立
建立肿瘤细胞系是研究肿瘤致关重要的环节。细胞系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各个研究领域。它是指直接从生物体的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细胞,为后续研究提供稳定细胞系的一种方法。细胞系是研究特定细胞的生长、代谢、调控特性,细胞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等有效的研究材料。人类的第一株连续细胞系是1951年由George Otto Gey实验室建立的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这株细胞系的建立是人体细胞体外培养的里程碑,Hela细胞推进了细胞、基因、病毒、疫苗等许多研究领域的进程,也加深了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发现肿瘤的各种特性、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筛选抗癌药物等。
除了研究细胞本身的特性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外,还应用于遗传、免疫、分化、发育的研究领域。此外,国内外不少企业还可以利用细胞进行生产各种因子、蛋白等。细胞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蓬勃发展。
原代培养主要有机械法和酶消化法。机械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剪切,直接将 组织剪碎,然后将这些组织小块贴壁培养的方法。酶消化法是应用适当的酶裂解组织从而分离出单细胞,直接悬浮或贴壁培养的方法。用于消化的酶主要有:胰蛋白酶、胶原酶、链酶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未经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4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机床的固定模具
- 下一篇:一种浅圆仓入粮布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