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2600.6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永成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9/00 | 分类号: | A63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帽子 秋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秋千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
背景技术
秋千是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而荡秋千逐渐从富贵权重普及到平民百姓,成为人们游戏,竞技的项目,一直延续至今,无论公园,幼儿园,或是家庭都会存在着秋千的身影,陪伴着人们的生活。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赋予秋千了更多功能,发电,音乐,照明等,不仅给人们提供休息,娱乐,更增加了一份休闲,一份享乐,但是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逐渐缩短,甚至没有,因此会有人想通过计时的方式记录自己慢下来的时间,如果使用计时器,太过于机械化,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享受的要求。
综上所述,需要给挑剔的现代人们提供一种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层面的计时秋千,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用以满足现代人对现有技术中计时秋千的苛刻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包括座椅,吊绳,传动装置,编织装置,毛线绕杆,所述座椅上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上端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上设置有毛线绕杆。
所述的座椅设置有靠背,扶手。
所述的座椅为双人座椅。
所述的吊绳可固定在房檐下或凉棚下。
所述的吊绳为四根。
所述的座椅下方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为储物格子或宠物小窝。
所述的编织装置的编织花样可以更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所述座椅上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上端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上设置有毛线绕杆的方式,使秋千的运动做为动力进行编织,随着秋千的使用会织好一顶毛线帽子,很温馨,也很省力,在冬日里给使用者带来温暖,使用者可以不会编制帽子,只要学会调适编制装置,并通过摇动秋千椅,日积月累便可以织出花样百变的帽子,并通过一顶顶帽子记录下自己慢节奏的生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简单概述,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2、吊绳,3、传动装置,4、编织装置,5、毛线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可织帽子的秋千,包括座椅1,吊绳2,传动装置3,编织装置4,毛线绕杆5,所述座椅1上连接有吊绳2,所述吊绳2上端连接传动装置3,所述传动装置3上设置有编织装置4,所述编织装置4上设置有毛线绕杆5。
所述的座椅1设置有靠背,扶手。
所述的座椅1为双人座椅1。
所述的吊绳2可固定在房檐下或凉棚下。
所述的吊绳2为四根。
所述的座椅1下方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为储物格子或宠物小窝。
所述的编织装置4的编织花样可以更改。
从上述实施例可显而易见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所述座椅上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上端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上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上设置有毛线绕杆的方式,使秋千的运动做为动力进行编织,随着秋千的使用会织好一顶毛线帽子,很温馨,也很省力,在冬日里给使用者带来温暖,使用者可以不会编制帽子,只要学会调适编制装置,并通过摇动秋千椅,日积月累便可以织出花样百变的帽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使用时只需调适好编制装置,选择好编织花型,放置好毛线,坐在秋千椅上摇起来,便能通过吊绳连接的传动装置将动力传给编制装置,作为驱动进行编制,随着摇动的时间增加,帽子也逐渐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永成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永成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