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液晶显示器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0151.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华;杨景安;王凯俊;黄怡君;叶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液晶显示器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膜,特别是能避免光学上缺陷(例如:吸附及光学干涉条纹等问题)的光学膜;尤其关于一种用于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光学膜。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其一般常使用的结构已为该领域中具通常知识者所习知,目前平面显示器在背光模块中多采用两个亮度增强片(light enhancement sheets)以得到较佳的输出亮度。然而,随着该两个亮度增强片彼此间叠置的靠近,讨厌的光学耦合现象(亦即吸附)却更容易发生。
为了减少“吸附”(wet-out)的产生,传统方法是在物理上使光学膜的结构尽可能分开,也就是改变相邻近光学膜的高度。美国发明专利第5,771,328号揭露一种具有高棱镜(参见该专利附图的标记56)及矮棱镜(参见该专利附图的标记54)的光学膜,这样若与另一光学膜接触,可以限制和该另一光学膜间的物理上接近程度,从而降低视觉上可辨识的吸附状况。然而,这种现有技术的高棱镜可能会在光学膜的表面呈现视觉上仍可察觉到的直线。
综上,本案申请人长期观察到上述现有技术所造成的光学缺陷,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光学膜以克服这些光学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膜,该结构化表面可以消除显示器上光学缺陷的发生,特别是,该结构化表面的随机或非均匀的光学特性可以避免吸附及光学干涉条纹(moiré)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包含透明支持基材及结构化层。该结构化层整合地形成于该透明支持基材上,并具有多个光线聚集单元。该光线聚集单元包括沿长度改变高度或改变棱镜结构的间距的设计,从而克服光学膜在光学上的缺陷问题(例如:吸附),并能增进光学膜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包含:透明支撑基材;结构化层,包括多个棱镜,这些棱镜整体地以长度方向排列于该透明支持基材上;其中至少一个该棱镜的高度沿其长度方向上变化,该高度的变化包含第一变化模式及第二变化模式,其中该第二变化模式产生的轨迹沿着并叠加于该第一变化模式产生的轨迹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包含:透明支撑基材;结构化层,包括多个棱镜,这些棱镜整体地以长度方向排列于该透明支持基材上;其中这些棱镜的间距以第一变化模式而改变,又这些棱镜的高度沿其长度方向上以第二变化模式而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包含:透明支撑基材;结构化层,包括多个棱镜,这些棱镜整体地以长度方向排列于该透明支持基材上;其中这些棱镜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延伸轨迹以第一变化模式而改变,又这些棱镜的高度沿其长度方向上以第二变化模式而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上述光学膜。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包含上述光学膜。
附图说明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本质与优点,以及较佳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以了解以下详细的说明。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的变化概念;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的变化概念的另一种范例;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的变化概念的一实施例;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的变化概念;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的变化概念的第一实施例;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的变化概念的第二实施例;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的变化概念;
图示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的变化概念的一实施例;
图示为本发明的又一种的变化概念;
图10a~10c示为本发明第二个概念(图4)的另一种范例;
图10d示为实施图10a~10c中第二个概念的光学膜;
图11示为本发明图10d的光学膜与液晶面板的摆放相对位置关系;
图12示为本发明图10d的光学膜与另一光学膜的摆放相对位置关系;
图13示为表一中样本11在显微镜下的实际外观图;
图14示为样本11在3D轮廓仪(Kosaka ET4000a)下所测量到的2D轮廓图;
图15示为样本11在3D轮廓仪(Kosaka ET4000a)下所测量到的3D轮廓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
30 亮度增强膜
31 棱镜
33 透明支持基材
32 结构化层
50 亮度增强膜
51 棱镜
110 光学膜
111 液晶面板
112 亮度增强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机的自动盘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摩托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