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针型注射系统及其注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480.4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唐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华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0 | 分类号: | A61M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针型 注射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无针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针型注射装置,包括:
一第一底座;
一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设置于该第一底座内,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的一端为一气体入口,其另一端则为一流体药物输出口,并且,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的管身之上设置有一输送件结合部;再者,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的管身之上还设置有一固定件结合部;
一流体药物输送件,设置于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之上并具有一插孔与一泄压孔;
一固定底座,连接于该第一底座的后端并具有一套管,其中该套管的前管口是容置并包覆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的该气体入口;
一管体固接件,套接于该固定底座的该套管;
一注射针筒,包括一注射针头、一针筒与一推杆,并且该注射针头插入该流体药物输送件的该插孔;
一针头固定件,具有一第一输送管结合部与一固定部,其中该第一输送管结合部与该固定件结合部相互结合;并且,该注射针头前端的一注射针部插入该流体药物输送件的该插孔,该注射针头后端的一针筒结合部则固定于该固定部之内;
一滑盖组,与该第一底座相互组合,进而构成一容置壳体,使得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该流体药物输送件、与该固定底座容置于该容置壳体之内;其中,该滑盖组的顶部表面形成有一开孔,该开孔对应于该流体药物输送件的该泄压孔;
一调整型喷口,组合于该容置壳体的一前开口,其中,于击出该流体药物时,可先根据该流体药物的一分子量,调整一调整型喷口与该容置壳体的一前开口的一调整间距,进而调整被击发流体药物的速度;
一第二底座,组合于该第一底座的后端,其中,一延伸管体与一气体输送管连接至该第二底座的底部,且该延伸管体透过该容置壳体内部的该管体固接件与该固定底座而耦接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的该气体入口;其中,透过形成于该第二底座之底部之上并以按压一手动击发开关的方式,可推挤残存于该延伸管体内的气体,使得该气体经由该泄压孔与该前开口而泄除;及
一驱动模块,设置于该第二底座之内并具有一推杆固定件,其中该注射针筒的该推杆后端的一按压部固定于该推杆固定件上;如此,经由一电路模块的控制,该驱动模块可推动该注射针筒的该推杆,以通过该推杆的定量推动而透过该注射针头将该针筒内的流体药物注入该流体药物输送件,使得流体药物进一步地透过流体药物输送件而注入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之内;以及
一控制装置,透过一电缆线电连接至该无针型注射装置后端的该电路模块,并且透过该气体输送管而连接至该第二底座的底部,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盒体,其内部至少设有一气压调控模块与一控制处理模块;
一第一气体输入埠,设置于该盒体的一侧,用以连接外部一气体源,以将该气体源所提供的一第一气体输入该气压调控模块;
一气压调节阀,调节该第一气体的气压;
一电磁阀控制气体输出埠,设置于该盒体的一侧,并连接该气压调控模块,用以输出一具有特定气压的第一气体;
一电端口,设置于该盒体的一侧,并对外连接该电缆线且对内连接该控制处理模块;及
一控制面板,设置于该盒体的前表面,提供使用者设定各种参数,该些参数包括:流体药物使用剂量、流体药物射击气压、气体流量、单次射击量、连续射击次数、以及连续射击次数的间隔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流体药物输送件更包括:一内管与一第二输送管结合部,其中该插孔、该内管与该第二输送管结合部互相贯通,且该第二输送管结合部是与该输送件结合部相互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底座还包括一底板与一针筒前端固定件,其中,该套管设置于该底板之上,且该针筒前端固定件设置于该套管的顶部,用以固定该注射针筒的该针筒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型注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滑盖组包括:一前滑盖与一后滑盖,其中,通过滑动的方式可打开该前滑盖与该后滑盖,从而取出置于该第一底座内该流体药物输送加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华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华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4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