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8788.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邦;刘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效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6;A61K35/32;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以关节的红肿热痛、变形、坏死、形成痛风石和肾结石,造成组织学的改变为体征,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的生化指标。2007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痛风患者达8000万人,且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WHO将其定义为世界十大顽疾之一;继糖尿病之后人类的第二大综合性代谢疾病。痛风病不会直接致人死亡,故有“不死的癌症”之说。但因痛风石溃破、手术摘除痛风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引起关节、泌尿系统感染造成的脓肾、坏死性肾乳头炎、败血症可致人死亡;痛风所致的肾脏病变、急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也可致人死亡。
痛风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主要是遗传酶缺陷所致。继发性痛风则由诸多因素,也就是后天因素所致。无论是原发、继发,不外乎三个原因:内因,外因,诱因。内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外因:主要感受风寒湿热,邪入内里。诱因:饮食不周,劳累创伤,七情失所,环境、药物、疾病合并。痛风病变因素复杂,常合并综合性代谢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均与痛风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为互为因果性合并症。故医学界又将痛风定义为综合性代谢疾病。
目前,治疗痛风常用的西药有双氯芬酸钠、秋水仙碱、苯溴马隆片、别嘌醇片、丙磺舒等,它们均能起到较好的缓解痛风发作期疼痛的效果,但有的西药副作用大,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从中医中药中寻求治疗痛风、安全有效的中药是一种趋势,也符合临床诊治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快速有效的治疗各类痛风病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金钱草2-10份、红参2-10份、羌活2-10份、秦艽2-10份、桂枝2-10份、薏苡仁5-15份、红花5-15份、鹿角2-10份、龟板2-10份、紫灵芝5-15份、防风2-10份、黄芪5-15份、白果2-10份、石斛2-10份、八角2-10份、山楂5-15份、蜂蜜5-15份、枸杞子5-15份、橘皮5-15份、沉香2-10份、虫草2-10份。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数配比:金钱草5份、红参5份、羌活5份、秦艽5份、桂枝5份、薏苡仁9份、红花9份、鹿角5份、龟板5份、紫灵芝9份、防风5份、黄芪9份、白果5、石斛5份、八角5份、山楂9份、蜂蜜9份、枸杞子9份、橘皮9份、沉香5份、虫草5份。
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配方选取金钱草、红参、羌活、秦艽、桂枝、薏苡仁、红花、鹿角、龟板、紫灵芝、防风、黄芪、白果、石斛、八角、山楂、蜂蜜、枸杞子、橘皮、沉香、虫草,并对上述药材原料进行洗切后清水浸泡1~2小时;
步骤2)、将步骤1)中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烘干装置中,在60~85℃的环境下烘焙1~2小时;
步骤3)、按上述重量份数选取经过烘焙的药材原料,放入锅中,并加入药材原料重量16~25倍重量的水进行煎煮,先大火加热至沸腾,然后小火继续煎煮3~5小时,提取出汤汁,保存备用;
步骤4)、向步骤3)中提取汤汁后的锅中加入原料药材重量10~15倍重量的水,先大火加入至沸腾,然后小火继续煎煮2~3.5小时,提取出汤汁;
步骤5)、将步骤3)中得到的汤汁和步骤4)中得到的汤汁混合,即得治疗痛风的中药。
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药中的各原料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如下:
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红参: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秦艽:味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具有祛风湿,舒经络,清虚热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经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效义,未经刘效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