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8465.8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常文越;张帆;张华;袁英兰;王磊;刘智;李雄勇;赵光辉;赵薇;冯晓彬;孙文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赛思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复合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以低投资、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此外,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景观设计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还能产出有一定收益的农产品来补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人员与维护费用。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城镇或者村镇技术经济水平,是城市、村镇污水处理的革新/替代技术之一。但是在北方地区寒冷的气候条件使得该项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满足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景观等方面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经预处理后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一端的配水渠通过配水系统向各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进行布水,污水在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内以水平和垂直复合流态流动,污水经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净化后通过集水系统流入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另一端的集水渠内。
所述集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上部的导流孔和下部的集水管,所述导流孔和集水管均与集水渠连通,所述配水系统采用穿孔管的方式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一端布水,净化后的污水通过导流孔和/或集水管流入集水渠内。所述集水管位于集水渠内的部分设有不同高度的出水管。
所述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包括湿地植物、湿地填料床层及防渗结构,其中湿地填料床层的上部种植湿地植物,所述湿地填料床层的底部设有防渗结构,污水与湿地填料床层的基质和湿地植物的根系进行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
所述湿地填料床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布水层、种植层、填料层、导淤层及防渗层,所述导淤层内设倒膜管,所述倒膜管与集水渠连通。所述倒膜管为丁字形结构。所述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粘土、HDPE防水土工膜、粗砂、卵石、粗砂及种植土。所述卵石为三层,各层卵石的直径自下而上依次为80-120mm、10-30mm、5-8mm。所述布水层是由于开启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上部的导流孔,使污水以上升流态至种植层表面,形成湿地表面淹水状态。所述湿地植物为芦苇、茭白和香蒲。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水平潜流与上升式复合垂直布水方式,水平潜流保证了人工湿地冬季的正常运行,上升式垂直流则充分利用了植物根系功能,同时水平潜流与上升式复合垂直布水方式能变换湿地内部的水力流态,在植物的不同生长季节进行交替使用,能够做到最大空间上利用湿地的效能。上升式垂直布水方式还能使得大部分悬浮物以及脱落的生物膜沉积在潜流湿地填料层底部导淤层,便于导膜清淤。
2.本发明实现了湿地系统的干湿交替运行,能有效的控制旱生杂草的生长,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为集水渠,2为集水管,3为湿地植物,4为配水渠,5为倒膜管,6为配水系统,7为湿地填料床层,8为防渗结构,9为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污水经预处理后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一端的配水渠4通过配水系统6向各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进行布水,污水在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内以水平和垂直复合流态流动,污水经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净化后通过集水系统流入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另一端的积水渠1内。
所述集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上部的导流孔9和下部的集水管2,导流孔9和集水管2均与集水渠1连通。配水系统6采用穿孔管的方式从复合流人工湿地单元一端布水,净化后的污水通过导流孔9和/或集水管2流入集水渠1内。集水管2位于集水渠1内的部分设有不同高度的出水管,根据湿地需求控制不同高度的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赛思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赛思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可调的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轨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