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嘧菌酯制备的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7290.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宝成;赵商洛;刘红巧;孙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4 | 分类号: | A01N25/14;A01N25/04;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安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菌酯 制备 水分 散粒剂 悬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具体涉及一种嘧菌酯制备的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市场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老旧、活性不佳,导致施药较多却又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有些农户为了提高防效,盲目用药,是的农药使用超标,为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同时,国内农药防治普遍采用常规喷雾法,一般每天只能完成3一5亩的施药面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农场、大规模种植面积和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治;其次一般的农药制剂需要大量兑水,而对很多远离水源和干旱缺水地区,常规喷雾将无法进行或者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随着我国实行土地流转承包制,劳动力和农业基础物质价格的上涨,农业成本的加大,对农药的药效和持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嘧菌酯的农药,嘧菌酯是一种先进的化合物,全世界杀菌剂排名第一位,在全球广为使用。嘧菌酯以它活性高、安全性强的特性将会主宰未来几年中国农药杀菌剂的市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嘧菌酯制备的水分散粒剂,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10-80%、分散剂3~12%、湿润剂2~8%、崩解剂0~8%、粘结剂0~5%、填料补足。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崩解剂为硫酸铵,粘结剂为黄原胶,填料为高岭土。
一种嘧菌酯制备的悬浮剂,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10-50%、分散剂3~12%、湿润剂2~10%、消泡剂0.1~0.5%、增稠剂0~2%、抗 冻剂0~8%、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消泡剂为聚硅氧烷或有机硅,增稠剂为木质素,抗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用于果树、棉花、水稻、蔬菜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尤其是稻瘟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10-80%、分散剂3~12%、湿润剂2~8%、崩解剂0~8%、粘结剂0~5%、填料补足至100%。
将嘧菌酯、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约500目),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产品。
2)嘧菌酯悬浮剂: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10-50%、分散剂3~12%、湿润剂2~10%、消泡剂0.1~0.5%、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余量。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嘧菌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嘧菌酯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一:8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60%、分散剂5%、湿润剂6%、崩解剂2%、粘结剂3%、填料补足至100%。
实施例二:50%嘧菌酯悬浮剂
按照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嘧菌酯40%、分散剂8%、湿润剂5%、 消泡剂0.4%、增稠剂1%、抗冻剂4%、去离子水余量。
本专利中涉及到的助剂分别如下
分散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
湿润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崩解剂:硫酸铵
粘结剂:黄原胶
填料:高岭土(水分散粒剂使用)、去离子水(悬浮剂使用)
消泡剂:聚硅氧烷、有机硅
增稠剂:木质素
抗冻剂:乙二醇、丙三醇
本发明的毒力测定结果:
嘧菌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如下
表1嘧菌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