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744.0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6/18 | 分类号: | F02C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节能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工业供能的热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气体或液体(燃油)为燃料的工业(窑)炉,主要通过燃料的直接燃烧为工业(窑)炉提供热能。高温烟气在离开工业(窑)炉前,能源只得到了一次利用;工业(窑)炉排出的烟气温度一般都很高,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方式一般有: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通过换热器加热助燃空气或用作烘干生产的热源等。
已有典型工业(窑)炉热力系统方案简图见图1、图2。图1中,工业炉1在进口处设有燃烧器2,助燃空气及燃料经燃烧器2引燃后进入工业炉1,工业炉1的高温烟气直接排出,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热能损失。图2在图1的基础上,将经工业炉1排出的高温烟气引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3,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3对高温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3可采用不同的热能利用方式,例如:采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换热器加热助燃空气或者用作烘干生产的热源等形式。
由于工业炉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现有的工业炉仅单方面对输出热能采取回收措施进行节能改善,其节能效果难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工业炉热能利用率难以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电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和工业炉系统;
发电机与燃气轮机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将燃气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工业炉系统与燃气轮机的出气口连接,用于对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能回收。
进一步地,工业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工业炉,每个工业炉均通过管道连通至燃气轮机的出气口,且与各工业炉相连的每个管道上均设有转向调节阀。
进一步地,每个工业炉设有至少一个补燃燃烧器,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经补燃燃烧器进入工业炉炉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补燃燃烧器及转向调节阀均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工业炉的运行参数来控制工业炉的燃烧工况。
进一步地,与每个工业炉相连的管道并联连接至排烟总管上,排烟总管的一端与燃气轮机的出气口连通,且排烟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热能平衡调节系统。
进一步地,热能平衡调节系统包括用能系统,用能系统经平衡调节阀连通至排烟总管。
进一步地,热能平衡调节系统包括用能系统,用能系统连接有燃料补给系统及鼓风系统,用能系统还经平衡调节阀连通至排烟总管。
进一步地,工业炉的烟道出口连通至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进一步地,工业炉的烟道出口连通至用能系统。
进一步地,燃气轮机包括依次相连的压气机、燃烧室及涡轮,涡轮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热电系统,通过将工业炉系统与燃气轮机和发电机结合起来,发电机将燃气轮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同时,工业炉系统对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能回收,从而在工业炉具有较好的节能基础上,对工业炉的热源输入侧进行能量的回收利用,通过工业炉系统回收燃气轮机排出的热能,降低了单位发电量的能源消耗量,进而获得了更佳的节能效果,既提高了工业炉的整体能量利用效率,又减少了碳排放,利于环境保护。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工业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工业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热电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热电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热电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热电系统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燃气轮机;11、压气机;12、燃烧室;13、涡轮;
20、发电机;30、工业炉系统;31、工业炉;32、转向调节阀;
33、补燃燃烧器;34、控制系统;35、排烟总管;36、补燃供给系统;
37、旁通阀;40、热能平衡调节系统;41、用能系统;42、平衡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麸糊粉细胞的机械分离富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猪饲料的配方